日本首相安倍晉三3日大幅改組內閣、調整黨內高層人事,以期扭轉民意支持率下跌態勢。其中,國會眾議院前議長、知名“知華派”河野洋平之子河野太郎接替岸田文雄出任外務大臣,似乎顯露一絲安倍有意調整對華政策的氣息。 分析人士指出,河野洋平雖然是知華派,但這不意味著河野太郎就持親華立場。從這種“父子傳承”的角度推斷安倍任用河野太郎是有意大幅改善對華關系、甚至對華“示好”未免牽強,后續還是應該關注日方能否真正拿出對華友好的切實行動。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室主任呂耀東認為,安倍的本意是希望岸田留任,在后者離開的情況下,起用屬于自民黨內第二大派系“麻生派”的河野太郎擔任外相,更多考慮的還是要穩定黨內各派系、獲得它們的支持,進而為自己在今年秋季臨時國會期間提交修憲草案提前鋪路。 “安倍越是在自己內閣發生危機時,也許他的政治動作就越快,”呂耀東說,“因為他知道首相位子坐不牢、坐不穩,干脆就把自己的政治理想一股腦兒和盤托出,加快修憲步伐。而要達到他的政治目的,那就先要搞定黨內各個派系。” 在國際關系學院日語系副教授紀曉晶看來,河野太郎出身政治世家,是旗幟鮮明的“親美派”。安倍起用他出任外相,有一重考慮是加強日美同盟關系,從而穩定自身的執政地位。此外,河野太郎也是積極的修憲派。可見,雖然安倍此次內閣改組短期目標是提升日益下滑的支持率,但也是在為今后的修憲提前打基礎。 紀曉晶說,河野太郎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并認可中日友好的重要性,雖然不是“親華派”,但至少不是反華派。 據紀曉晶介紹,河野太郎曾說,“如果與父親的所有主張都相同,那么作為政治家的河野太郎有何存在的必要呢?” 不過,紀曉晶認為,“雖然與河野洋平的政見不盡相同,但受父親影響,河野太郎對中國的事務比較了解,他還開設了中文博客,這在日本政治家中極為少見”。 日本法政大學教授趙宏偉認為,河野太郎有學識,精于國際問題和政策,行事風格穩健。他說,不排除河野繼任外務大臣后著眼改善中日關系的可能,甚至可能先行訪華。(閆潔)(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7-25]外交部:中方贊賞菲律賓堅持獨立自主外交政策
- [ 07-21]普京簽署加強俄海軍建設的“基本政策”
- [ 07-21]日本銀行繼續維持寬松金融政策 恐面臨不小挑戰
- [ 07-21]歐洲央行宣布維持零利率政策
- [ 07-07]美高校收入依賴于國際生 移民政策未影響申請熱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