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火如荼發展的背后,存在無序競爭等困擾環保產業何時能成經濟“臺柱子” 數據來源:2015、2016年度環境服務業財務統計調查。 制圖:張芳曼 在很多人眼里,環保產業很熱、很重要,肯定是國家的支柱產業。然而,在日前舉行的2017年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政策專家駱建華的一席話,卻折射了目前中國環保產業的尷尬地位。 駱建華說:“我想,區別支柱產業和非支柱產業,有一個很簡單的標志:文總(啟迪桑德董事長文一波,環保產業領軍人物)到這兒來,大家知道他叫文一波,出了這個門人們就不知道了;但如果是王健林,他只要走到大街上,誰都知道他是王健林。所以,有一天‘文一波’變成了‘王健林’,可能環保產業就變成支柱性產業了。” 這幾年,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同時打響,環保產業的機遇可謂千載難逢,但現實情況還難以讓業界歡呼雀躍。在這次的高峰論壇上,環保產業界有影響的專家、企業家紛紛為產業未來發展把脈,為環保產業早日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支招。 去年產業規模1.5萬億元,缺乏龍頭企業使“支柱地位”打折扣 201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前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指出:“我國節能環保市場潛力巨大,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 什么叫支柱產業?一種觀點是,產業產值達到GDP的2%,就可以作為支柱產業;另一種說法是,產業產值要達到GDP的5%。去年,我國GDP突破74萬億元,按照2%計算,支柱產業年產值至少應該在1.5萬億元左右。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提出要推進“綠色環保產業不斷增長,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20年,環保產業產值超過2.8萬億元”。以2.8萬億這個數字回推,2016年我國環保產業產值應該已經接近1.5萬億元,夠得上“支柱產業”。 不過,在產業總產值之外,看一個產業是否足夠壯大,還要看產業中單個企業的產值。龍頭企業對整個產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帶動和影響作用是巨大的。國家發改委在上述《意見》中明確,到2020年,要“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從去年的情況看,城投控股、光大國際、億利潔能、三聚環保、啟迪桑德等業內知名的上市公司,還沒有一家產值能夠達到百億規模,72家知名環保公司總營收只有不到1700億元。而同期,世界五百強企業、法國威立雅環境集團的營收已達239億歐元,相當于1800億元人民幣。 駱建華表示,當前,環保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企業的規模偏小,產業集中度不夠;行業技術儲備不夠;人才不足。這些問題束縛著產業發展的步伐。龍頭企業缺乏,使環保產業的支柱產業地位打了折扣。 |
相關閱讀:
- [ 08-04]狠抓問題整改 守護綠水青山
- [ 08-01]第三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結束 7省市問責四千余人
- [ 07-29]中央環保督察組天津反饋:有地方治污做表面文章
- [ 07-26]7省(市)公開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方案
- [ 07-26]環保“百日攻堅” 罰單超2億元
- [ 07-18]【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在這些綠色發展領域引領世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