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美國共和黨的內部分歧,導致特朗普致力于推翻奧巴馬醫療政策改革的努力終告失敗。這一結果再次引發特朗普和黨內建制派的矛盾,隨后,特朗普在個人推特上指責了持反對意見的共和黨議員。在內斗不斷的共和黨主宰美國國內政治的當下,左翼的未來如何呢? 縱觀美國歷史,左翼在塑造美國政治生態方面的作用大于右翼。上世紀30年代的羅斯福新政,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左翼政府管理模式;之后的民權運動,彰顯了左翼主張的開放、多元、包容的社會價值理念。但是由于左翼建制派對藍領階層利益的忽視,導致右翼在2016年美國大選大獲全勝。未來左翼的發展將取決于以下因素。 民主黨黨建工作至關重要 首先是左翼建制派的自身建設。美國兩黨制一直是比較松散的政黨制度,兩黨均不重視黨建工作,相比共和黨,民主黨的黨建工作更弱。因此,黨建工作對左翼未來至關重要。 一方面是左翼建制派的領導力建設。目前,民主黨內幾個重要的領導者有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以及來自明尼蘇達州的眾議員凱斯·埃里森等。舒默雖然在彌補黨內分歧、實現黨內團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但是僅靠一己之力難以實現民主黨的重建;佩洛西的領導能力則備受黨內其他成員的質疑。相比建制派的舒默、佩洛西,凱斯·埃里森與黨內建制派和草根階層均保持了良好的關系,并獲得支持,代表了民主黨重建的新方向———重新獲得左翼草根階層的支持。但是他在競選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時失敗,顯示出其領導能力還需要進一步的成長。最終,拉美裔的湯姆斯當選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其拉美裔背景有利于整合民主黨少數族裔的力量,但他在重建民主黨方面的領導力尚需時日觀察。 另一方面是民主黨的基層建設。美國學者亨德里克斯認為民主黨的基層建設要借助于地方團體,而不是重金投入進行電視、廣告宣傳。一些地方的左翼組織,諸如“新佛羅里達的大多數”“得克薩斯項目”“俄亥俄協作組織”等具有忠誠的左翼信仰,但可惜的是民主黨并未對他們提供一定的資助,調動其活動積極性和踴躍性,繼而壯大基層力量,建立地方領導力。如果左翼進一步提高黨內領導力和基層建設,則其未來較為樂觀。 左翼民粹主義運動能否產生助推力 其次是左翼民粹主義運動是否能對左翼的未來發展產生有效的助推力。2008年金融危機后,左翼、右翼民粹主義運動同時爆發。但相比右翼聲勢浩大的茶黨運動,左翼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對美國政治生態的影響較小。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民主黨建制派對“占領華爾街”運動支持力度不夠,導致運動偃旗息鼓。相比之下,共和黨充分利用茶黨運動,并在多次大選中獲勝。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左翼民粹主義運動再次興起,桑德斯是這場運動的領導者和受益者,但最終桑德斯未獲黨內提名。 特朗普當選總統后,左翼民粹主義開展反特朗普的社會運動,左翼建制派一改過去對左翼民粹主義運動的低調態度,對運動進行了公開支持。左翼建制派和左翼草根在反特朗普問題上具有共識,但對美國社會問題的關注點卻有所不同。前者關注經濟不平等,后者則關注身份不平等。 左翼民粹主義運動是否助左翼建制派一臂之力,取決于建制派是否有能力整合兩派的不同社會訴求,獲得左翼草根階層的支持,通過支持左翼民粹主義運動壯大左翼力量。 共和黨內部斗爭會否提供機會 第三,共和黨的內部斗爭能否給左翼提供機會。特朗普上臺后,內政和外交政策團隊不穩定,與黨內建制派矛盾不斷,主要表現為與溫和建制派的矛盾。例如,在醫療改革問題上,共和黨內保守的建制派和特朗普意見一致,主張推翻奧巴馬的醫療政策改革,但是溫和建制派反對。另外,在修筑美墨邊境的隔離墻問題上,保守建制派支持,溫和建制派卻反對,認為修筑隔離墻缺乏充足的資金;在稅收改革問題上,溫和建制派同樣與特朗普持不同意見。 相比之下,特朗普和右翼民粹主義組織保持了較好關系。特朗普上臺后在右翼民粹主義組織較為關注的移民政策改革、修筑邊境隔離墻、醫療改革等問題上采取了積極的措施,從而獲得右翼草根階層的支持。另外,共和黨的基層組織活動較為活躍。一些右翼草根組織一方面積極宣傳與共和黨相似的政策理念,另一方面在各種選舉中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成為共和黨勝選的助推器和重要的功臣。這些都是民主黨目前不能企及的。因此,共和黨的內部斗爭也許能為左翼力量的發展提供一定機會,但是未來左翼的真正強大則依賴于自身的建設。 (唐慧云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相關閱讀:
- [ 07-14]巴西前總統被判刑將缺席大選 左翼陣營陷權力真空
- [ 02-28]法國左翼贏選舉無望?馬克龍風頭盛遭人妒
- [ 04-05]厄執政黨勝選 拉美左翼穩住陣腳
- [ 02-15]德國三大左翼政黨支持率增 或能擊敗默克爾聯盟
- [ 09-22]齊普拉斯選舉勝利 “激進左翼聯盟執政對當地中企是好事”
- [ 09-21]希臘激進左翼聯盟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
- [ 12-04]奧朗德放棄尋連任 瓦爾斯能否扛起左翼大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