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正在轉移、安置群眾。(阿壩公安供圖) 有序轉移至安全地帶,及時分配救災物資 疏散 8月8日21時19分,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劇烈搖晃的十多秒間,縣城突然斷電,人們紛紛奔向戶外避險。 夜色漸深,氣溫驟涼,數萬受災群眾和游客如何過夜?面對考驗,救援隊伍星夜兼程,干部群眾抱團自救,風雨同舟。 游客有序疏散 及時分配救災物資 地震發生后,阿壩軍分區立即啟動搶險救災應急預案,若爾蓋縣人武部、松潘縣人武部分別集結100名民兵參加救援行動。 九寨溝、松潘、紅原、若爾蓋等縣組織礦泉水、干糧、衣物、帳篷、棉被、醫療設備等救災物資運往災區。 九寨溝縣城距離漳扎鎮最近,縣人武部政委張孝軍22時30分左右抵達鎮上。“現在是旅游旺季,游客很多。”張孝軍說,應急民兵分隊疏散游客,將他們統一安排到應急避難場所,并及時分配被褥、水等救災物資。 地震發生后,九寨溝縣城出現短暫停電和通信不暢,“我的第一想法是趕回村上,也許那里災情重,救災需要人手。”全國人大代表、漳扎鎮龍康村村委會委員林紅說,她回到村上得知,地震對村上房屋造成的損傷不太嚴重,“村上的游客都被疏散到了比較空曠的地帶。” 出于安全考慮,許多參團游客被旅行社臨時安排到大巴車上住宿,酒店為這些游客提供了御寒被褥等用品。 為保障群眾溫暖過夜 再苦再累都值得 9日凌晨1時多,九寨溝縣抗震救災指揮部里一派忙碌。 縣委辦副主任謝波介紹,為安置好游客和受災群眾,縣委縣政府要求所有縣級和鄉鎮單位騰出辦公大樓一樓空間,打開大門,整夜亮燈,方便群眾進入。黨員干部則在地震發生后主動到縣委路邊集合,全縣所有公安干警已全員上崗,保障交通、維持秩序。 縣城通往震中的路上,除了有些垮塌的碎石,道路暢通。設在縣城的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9個組,分頭開展應急搶險工作。工作人員用應急電話相繼與各個鄉鎮取得聯系。指揮部曾接到游客求救電話,立即安排救援力量,將游客安置到安全區域。 成都邛崍市援藏干部左江波在九寨溝縣民政局掛職,9日凌晨,記者與他連線時,他正和同事搬運應急救災物資。他介紹,電筒、帳篷等被打成包,從物資庫搬到車上,送往受災群眾集中安置的地方。“保障受災群眾溫暖過夜,再苦再累都值得。” 深夜分秒必爭 為次日做好準備 截至9日凌晨1時30分,九寨溝縣人民醫院收治10余名危重患者,其中有兩名正在手術搶救,醫院調動了全部醫務人員進行緊急搶救工作。該院護士林楊介紹,地震剛一發生,醫護人員便快速自覺到崗,附近鄉鎮的醫護人員也集中到縣人民醫院。“令人感到暖心的是,現場很多群眾也自覺幫助醫護人員抬擔架、推輪椅。” 距離震中80公里之外,松潘縣川主寺鎮同樣挑燈夜戰。那里是九寨溝前往成都方向的必經之路。 “我們全鎮17個村社區,暫時沒有人員傷亡,有部分游客住宿到鎮上。”該鎮黨委書記蒙成鵬說,“為安全起見,無論游客目的地是哪,我們建議他們暫時不要離開。” 據悉,松潘縣將在川主寺鎮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應對可能從九寨溝轉移出來的游客和傷員。“全縣有2560多家大小賓館和客棧,我們正在統計還剩下多少房間可做安置,讓吃飯的地方開得更晚一點,搞好服務。”還有大量游客已從九寨溝撤離到綿陽平武縣,當地所有賓館已基本滿員。平武縣表示,對于后續需要安置的游客,將騰出賓館休息室和大廳,提供給游客休息。(記者張守帥 張紅霞 蔣君芳張明海 程文雯 張立東 采寫) |
相關閱讀:
- [ 08-09]震后提示:個人志愿者謹慎前往 避免造成擁堵和資源浪費
- [ 06-24]較強降雨、震后山體、人類活動——關于山體垮塌專訪地災防治專家
- [ 02-04]尼泊爾震后磚塊需求劇增 童工盛行(組圖)
- [ 12-12]廈漳大橋養護站確保震后大橋無恙
- [ 12-10]部分國際組織無力為所有尼泊爾震后災民提供補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