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過半,一紙蓋有單位紅色公章,并配有“評語”的實習證明,成為一些在校大學生心中的“剛需”。8月8日,新京報報道部分網絡電商平臺出現“實習證明”交易,售價普遍在數十元至數百元之間,且可私人定制。網友“視覺大凡”戲謔稱,“有需要就有市場”,也有網友直批網購造假的可悲和無恥。 一名賣家在其商品介紹中稱,為高校在校生或畢業生提供實習方面各種相關服務,包括提供實習建議、簽署實習意見、填寫實習評語并蓋章等,收費標準為每人每次90到600元。賣家稱,如果服務項目包括聯系真實實習單位、制作實習計劃,收費在數百元左右,而如果只做實習證明,則最高不超過一百元。 對于此事,網友“私貓記”爆料:“見怪不怪了,假論文假職業技能證明,有啥不能造假的?我們學校門口小賣部,隨便蓋章。”還有網友表示看到新聞立即去某寶上搜索,結果顯示商品下架,查無此物,感慨道:“來遲了一步。”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馬明華表示,大學畢業實習是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實習是執行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的關鍵環節。通過實習,學以致用,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利于成功走向就業崗位。 “畢業實習造假屬于作弊,學生丟了誠信,對自己也是不負責任。對于造假服務的提供者來講,看似適應社會需求,實則屬欺詐行為,破壞了高等學校教學管理活動。如果造假者私刻單位公章偽造單位公文,其行為還涉嫌構成犯罪。”馬明華說。 有網友認為,雖然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網售實習證明是一種違法行為,但它至少是一種不道德、不文明、不合乎社會規范的做法。網友“唐鋼”倡議,高等學校要增強實習考評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讓通過網絡買賣實習證明失去生存的空間。(張楠) |
相關閱讀:
- [ 08-08]松溪縣成為全國第六家阿里巴巴電商平臺茶盤原產地標識地區
- [ 08-08]電商平臺“造節” 進行分層營銷
- [ 08-08]貴州電商云助力貴州精準扶貧 讓鎮遠紅桃走上“云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