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國土面積已劃入生態紅線保護,10.2億畝草場納入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102個國有林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自2014年啟動實施《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改革的意見》至今,我區已出臺37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果,為切實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為祖國北部邊疆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近年來,內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努力奮斗,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我區生態建設以每年超過1000萬畝的速度向前推進,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續雙減少,減少面積均居全國首位;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實現持續雙增長,占全國凈增面積的近十分之一,森林覆蓋率提高1.03個百分點;森林類型、濕地類型、野生動植物類型、荒漠類型等多種類型的保護區已建成143處,面積1.58億畝。 為了不斷鞏固擴大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我區成立了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建立日常協調議事機制。截至2016年,我區已經劃定林業生態“四條紅線”和8.8億畝基本草原紅線,水資源“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分解到盟市、旗縣,基本完成83個旗縣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工作。 同時,制定實施《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在呼倫貝爾市開展國家級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試點,完成全區及各盟市土地、林木、草原、水和礦產等資源實物量變動表編制工作。并開展呼倫貝爾市國家自然資源資產領導干部離任審計試點,以及阿爾山市、伊金霍洛旗自然資源領導干部全面審計試點。此外,還出臺了《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明確84項追責的具體情形。 2017年7月17日,以保障和維護生態功能為主線,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統保護的要求,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我區今年年底將完成《內蒙古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初步方案》,并于2018年下半年獲得國務院批準后發布實施;到2020年底前,在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基礎上,推進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生態空間得到優化和有效保護,生態功能保持穩定;到2030年,生態保護紅線布局進一步優化,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有效實施,生態功能顯著提升,生態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站在自治區成立70周年新的歷史起點,我區將堅決守住發展、生態和民生底線,讓內蒙古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人民更開心,把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得更加牢固,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 |
相關閱讀:
- [ 08-11]國產紀錄片邁入“大片時代” 見證砥礪奮進的五年
- [ 08-10]【砥礪奮進的五年】將樂白蓮精準扶貧易地搬遷,35戶貧困戶住新房
- [ 08-08]砥礪奮進的五年|紅觀:生態農業鋪染“綠色湖湘”的底色
- [ 08-08]【砥礪奮進的五年】“世界之最”“百佳觀賞地”將樂龍棲山風景獨好
- [ 08-08]砥礪奮進的五年:再偏遠的村莊 也有污水處理設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