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凌晨,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團隊宣布,中國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這一量子科技的重大突破經國內媒體報道后,引起外國媒體的高度關注。 英國路透社引述國內媒體的報道稱,中國從衛星向地球發送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密碼,這標志空間對地面量子密鑰分發技術第一次成為現實。 去年8月,中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這顆衛星被取名為“墨子號”,是為了紀念2000多年前崇尚科學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墨子,他是世界上第一位開展光學實驗的科學家。 報道稱,中國發射“量子號”是為了幫助建立“防破解”通信網絡,美國國防部認為中國由此在量子科技的發展道路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而中國科學家取得的最新實驗成果發表在8月10日出版的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自然》雜志上,該雜志的審稿人稱贊實現空間對地面量子密鑰分發是一個“里程碑”。 據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介紹,“墨子號”發射量子信號的通信距離為645公里至1200公里。在1200公里通信距離上,其傳輸效率比同等距離地面光纖道高20個數量級(萬億億倍)。“比如,這樣的密鑰發送效率可以滿足絕對安全的打電話或銀行傳輸大量數據的需求,”潘建偉說。 潘建偉表示,任何竊取量子通信通道的嘗試都將會在系統里留下可檢測的干擾痕跡,“一旦被截獲或者被測量,(量子密鑰)的自身狀態就會立刻發生改變,被截獲的信息將自動毀滅。” 報道指出,(量子通信)這種新一代的通訊技術在國防、金融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譯者:諶融) |
相關閱讀:
- [ 06-20]中國量子衛星是神來之筆:開啟世界量子太空競賽
- [ 08-16]外媒熱議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