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助殘卡存現金能領高額補貼?別信! 眼下正值“北京通—養老助殘卡”辦理發放的高峰期,卻被電信詐騙給盯上了。近日,一些老年人收到了不法分子發送的詐騙短信,聲稱往養老助殘卡里存入50元、100元不等的現金,開通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短信提醒等業務,屆時將會收到有關項目發放的高額補貼。 日前,記者從負責養老助殘卡辦理發放的北京農商銀行了解到,這樣的信息流傳讓很多老人到銀行排隊激活金融功能。對此,銀行方面特意貼出風險告示,提醒老人激活金融功能后務必管理好卡片和密碼,避免卷入非法集資等詐騙案件。如果日常只是用于坐公交、逛公園,可以暫不激活金融功能。 一卡三功能賬戶彼此獨立 “平時坐公交車、逛公園,只要出示一下就行,不用買票。聽街道說要去銀行辦新卡,上下車都要刷卡,今后是不免費了么?”家住建國門街道大雅寶社區的鄧大媽很擔心。 對此,北京農商銀行總行個人金融部工作人員解釋說,上下車刷卡雖然會“嘀”的響一聲,但并不扣費,只是方便大數據采集分析,便于城市交通運力的調整。 記者了解到,以往的“老年人優待卡”更多是老年人身份的象征,沒有太多使用功能。今年,市民政局、老齡辦制發的養老助殘卡內設有3個獨立賬戶:一個是65歲及以上老人的交通一卡通賬戶,可享政策優惠免費坐公交,逛公園;第二個是80歲及以上老人享有國家政策補貼賬戶,可向所在社區申請領取每月100元的養老助殘券;第三個就是金融卡賬戶,可以激活辦理活定期存款和理財等。 然而,對于“身兼多職”的養老助殘卡,一些老年人表示擔憂,“都在一張卡里,會不會我的養老金被刷了公交卡?”對此,北京農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卡內三個功能賬戶彼此獨立,并沒有打通共享,卡內的金融賬戶需本人帶身份證在柜臺激活才能用。” 警惕“慈善富民”詐騙 還沒等老年人弄明白,集政策優惠和金融賬戶于一身的養老助殘卡就被不法分子給盯上了。 近日,一些老人收到了“民族大業”“巨龍”“慈善富民”等短信,對方承諾給予高額補貼,但要求存入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的現金,開通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短信提醒等業務。然后,將自己的信息、卡號、電話號碼發到指定微信群,等“相關人員”調查結束,符合條件的就能獲得所謂的“高額補貼”。老人一旦輕信,不僅全套個人信息可能被網上售賣,還可能被進一步誘騙存入高額現金。 這樣的誘惑已經使得很多老人扎堆兒到網點激活金融賬戶。“其實大多數老人還是用這卡坐公交、逛公園,平時來咨詢開通金融服務的老人很少。”昨日,北京農商銀行朝陽支行望京分理處客戶經理小陳告訴記者,在貼出總行下發的風險提示公告后,不少老人放棄了開通金融服務的想法。 “面對可疑并承諾巨額回報的投資理財項目,要高度警惕,切不可相信所謂‘民族資產秘密解凍’等信息。”月壇體育中心旁邊的北京農商銀行網點工作人員提醒,“不要輕信朋友圈信息和網絡傳言,務必保管好自己的卡片和密碼,不要隨意告知他人,更不要向陌生賬戶匯款、轉賬。” 不激活金融功能不影響坐公交 記者走訪多家北京農商銀行網點發現,來咨詢、辦理養老助殘卡的老人絡繹不絕,但激活金融功能的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據北京農商銀行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市激活使用金融功能的養老助殘卡大約不到兩成左右。 “天天坐公交都用,激活金融功能就變銀行卡了,心里反倒不踏實。”鄧大媽表示。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不激活金融功能,并不影響持卡老人免費坐公交、逛公園。如需將養老助殘卡當作一張銀行卡使用,持卡老人需攜帶養老助殘卡和本人身份證件,到農商行的營業網點辦理開戶、設置密碼即可,也不需要存入大量現金,按個人實際需求存入適量現金即可。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末,北京農商行共受理申請養老助殘卡制卡申請22萬筆,共實現發卡238萬張,受理養老助殘券補貼發放2.39億元。 |
相關閱讀:
- [ 08-14]福建: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格局
- [ 08-13]漳州市領導調研龍文區養老項目
- [ 08-13]長泰加快實施八大工程 完善城鄉養老設施網絡
- [ 08-11]漳浦為老人免費發放2000多部智能養老服務手機
- [ 08-09]我省對養老機構開展全面排查 力爭明年6月前全面完成設立許可工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