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之聲》報道,比利時蛋業協會發言人范博世(Johan van Bosch)表示,對于公眾健康而言,雞蛋遭到"芬普尼"(Fipronil,一種殺蟲劑)污染的丑聞遭到曝光當然是一件好事,但該行業為此付出高昂代價也是不爭的事實:銷量下滑、成本上升、消費者信任嚴重受損。該協會正在尋求歐盟委員會對此給予補償。 范博世表示,目前要對真正的行業損失作出估量還為時過早,"需要等待市場趨于穩定",而目前的狀況顯然還遠遠談不上平穩。 比利時、法國、德國和荷蘭都有養雞場因為遭到殺蟲劑污染而被迫關閉,而這些養雞場出產的雞蛋已經銷售到奧地利、丹麥、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瑞典和英國。這些國家將上千萬枚可能遭受污染的雞蛋下架銷毀。 范博世表示,今年5月,比利時首先發現因為違規使用殺蟲劑而導致雞蛋受到污染的現象。當時一名生產商對雞蛋進行獨立測試,發現"芬普尼"的蹤跡。而之后這一信息得到如何處理?是否遵循正確流程通知了比利時當局以及其他國家?圍繞這些問題,各方依然爭執不下。 目前事件的大致輪廓是:一家比利時弗萊芒地區的企業私下生產了帶有"芬普尼"成分的化學合成品,供一家荷蘭企業治療病雞。而"芬普尼"具有毒性,會污染食物鏈,因此在歐盟全境禁止使用。 荷蘭媒體報道,荷蘭部分農場已使用混合的有害殺蟲藥長達超過1年,其中一家生產商的客戶遍及英國、法國和波蘭等。 范博世表示,受污染養雞場都已經銷毀雞蛋、屠宰母雞,比利時境內已經沒有"毒雞蛋",但該國蛋業已經遭到嚴重打擊。除了產品損失和消費者信心受損之外,許多批發商因為擔心雞蛋"中毒"而不得不自己對產品進行檢測,每次檢測費用高達180歐元。比利時最大蛋業公司已經進行了上千次這樣的測試。 除了養雞場之外,雞蛋加工產業也同樣因為原料短缺、供貨不穩而受到影響。此外,目前正常雞蛋的價格也已經上漲超過10%,導致成本上升。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羅薩里奧表示,現在就歐盟是否對雞蛋行業的損失作出補償展開討論還太早,需要進一步了解情況。歐委會衛生與食品安全專員安德柳凱蒂斯呼吁歐盟國家政府和專家合作查處本次事件的起因,并探討是否應對工作流程作出改革。相關會議計劃在9月26日進行。 有記者質疑,歐盟為何要到六周之后才開會談論,歐委會發言人安德里婭表示,他們希望能夠在事件發展一段時間后,盡量收集更多事實的情況下展開討論。"讓我們把話說清楚,這不是一場緊急召開的危機會議。" |
相關閱讀:
- [ 08-13]“毒雞蛋”事件蔓延歐洲16國 歐盟急撓頭
- [ 08-12]“毒雞蛋”波及歐洲 涉案人員已被逮捕資產被凍結
- [ 08-11]歐洲“毒雞蛋”風波發酵 荷蘭故意瞞報?
- [ 05-02]臺灣二惡英“毒雞蛋”事件追查一周 污染源仍成謎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