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首爾8月14日電 通訊:韓國公交車上的“慰安婦”少女像 新華社記者姚琪琳 耿學鵬 一位身著傳統韓服的“少女”,沉靜優雅地“坐”在公交車上靠窗的位置,若有所思。在她的肩上,一只象征和平的青鳥翩然欲飛……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當天一早,五輛搭乘著這位特殊乘客——“慰安婦”少女像的151路公交車在韓國首爾市正式投入運營。盡管安放“慰安婦”少女像在韓國已不是新鮮事,但是把“慰安婦”少女像“請”上公交車,這在韓國還是第一次。 這些搭乘著“慰安婦”少女像的公交車將于8月14日至9月30日期間運行。據這項活動的策劃者林道煜介紹,這尊“慰安婦”少女像出自韓國著名雕刻家金運成之手。2011年,金運成創作的“慰安婦”少女雕像,被安放在了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對面。漸漸地,“慰安婦”少女雕像成為韓國“慰安婦”群體的象征。林道煜說服金運成,獲得了“慰安婦”少女雕像的版權,自費制作并將其安放在了公交車上。 公交車上,不少乘客都對“慰安婦”少女像投來好奇的目光。“她是誰?”在記者身邊,一個學生模樣的女孩輕聲詢問同伴。看完車上的介紹,她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佇立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對面的‘慰安婦’少女像”。 當行至日本駐韓國大使館附近時,公交車上播放起了韓國“慰安婦”主題熱門電影《鬼鄉》的插曲,記者身邊的女生們情不自禁地一同哼唱起來。伴隨著抒情悲傷的音樂,看著眼前的“慰安婦”少女像,不由地使人觸景生情。 “哪怕有一位乘客在乘坐我們的公交車時,能有興趣了解一下‘慰安婦’的歷史,我們就達到目的了。”林道煜這樣解釋他的創意。林道煜是151路公交車所屬的東亞運輸公司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有良知的韓國人,他一直很關注“慰安婦”問題。 2015年12月,當得知韓日簽署《韓日慰安婦協議》時,他感到很氣憤。“金錢解決不了歷史問題!當年成千上萬的韓國婦女被強征為‘慰安婦’,可是現在仍幸存在世的已不到40位了。我們應該做點什么,喚起更多人的關注。” 于是,林道煜想到在自己的公交車上安放“慰安婦”少女像。“151路公交車經過日本駐韓大使館附近,也許有許多人沒有時間專程去那里看‘慰安婦’少女像,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我們的乘客方便地了解到這段歷史。” 為了讓乘客們感同身受,他特意與電影《鬼鄉》片方聯系并獲得了插曲的版權,以便能在公交車經過日本大使館附近時播放音樂,營造出讓人們觸景生情的氣氛。這一別出心裁的創意,引來韓國社會廣泛關注。 韓國首爾市長樸元淳14日一大早就專程“看望”了151路上的“慰安婦”少女像,他稱贊這樣的創意意義非凡,為民眾們提供了一個緬懷“慰安婦”逝者的難得機會。韓國網友也紛紛為這樣的創意叫好,有網友慕名搭乘這趟公交車。 一些歷史學家說,二戰期間大約有20萬名亞洲婦女被日軍強征作為“慰安婦”,其中主要來自朝鮮半島、中國等。然而,目前韓國在世的“慰安婦”受害者已大幅減少,且都已步入高齡。 多年來,韓國各界一直通過各種方式敦促“慰安婦”問題盡快得到解決。從著名的日本大使館前“星期三抗議”,到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安放“慰安婦”少女像;從聯合中國、印度尼西亞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民間組織共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慰安婦”相關記錄申遺,到制作多部“慰安婦”主題的電影和紀錄片…… 在采訪的最后,林道煜告訴記者,他將151路公交車上的“慰安婦”少女像命名為“少女遺失的夢想”。 “我們不會忘記‘少女遺失的夢想’”,這是記者在公交車上看到的一句標語。韓國人正在用行動踐行這一承諾…… |
相關閱讀:
- [ 08-14]慰安婦問題民間調查者:慰安婦現狀記錄迫在眉睫
- [ 08-14]中國大陸最后一位訴日本政府的“慰安婦”幸存者離世
- [ 08-14]臺“婦援會”呼吁蔡英文對“慰安婦”議題清楚表態
- [ 08-14]韓國展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活動 譴責日軍行為
- [ 08-14]臺灣民間團體舉辦“慰安婦”紀念活動 要求日本政府正視歷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