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海歸”初就業工資低于6000元 工資6000元以下“海歸”占比為44.8% “海歸”初就業工資仍高于國內應屆畢業生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穎思通訊員楊潔竺)“海歸”曾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詞,是人才市場高薪聘請的“香餑餑”。不過最近一份招聘網站發布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近50%的“海歸”初次就業稅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68.9%的受訪海歸認為遠低于期望工資。 報告顯示,海歸初次就業的工資分布中,6000元及以下占比最多,為44.8%,其次為6001~8000元,占比22.7%。 當被問及實際工作收入與個人期望是否一致時,認為高于期望的僅為1%,認為基本符合的占比30.1%,認為遠低于期望工資的占比68.9%。而這一薪酬水平與國內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相比也不算低。《2017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53.7%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實際簽約月薪集中在2000~3999元(稅前)。專家表示,由于海歸人員的家庭環境普遍較好,前期投入較大,再加上對國內的就業環境缺少了解,對薪酬水平有較高的期待。 不過頂著“海歸”的頭銜,仍然比較容易在國內謀得職業。調查顯示,38.6%的受訪海歸用1~3個月就能謀得第一份工作,而花費1個月以內的占32.1%,花費3~6個月的占18.5%,花費6~12個月的占7%,花費1年及以上的占3.8%。 不過,總體上海歸群體對留學效益價值持肯定態度。認為收益大于成本的占36.3%,認為收益成本相當的占18.1%,認為收益小于成本的占27.3%,說不清的占18.3%。50.1%的海歸認為留學經歷有利于個人職務提升,44.8%的認為基本沒有影響,剩余5.1%的海歸人員認為留學背景不利于個人職務晉升。 海歸回國之后,50.5%的受訪海歸表示能順利融入國內生活與工作,認為雖有困難但能逐漸克服的占比44.7%,4.8%的海歸表示始終無法完全融入。 就職行業方面,海歸們偏好在創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領域創業。主要集中在IT/通信/電子/互聯網行業,占比為15.5%,緊隨其后的是金融業,占比為14.6%,文體教育/工藝美術占比為9.9%。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調查中,創業的受訪海歸僅占7.9%。就業信息咨詢、海歸政策解讀、職業規劃、就業推薦是海歸人員在回國之前最渴望獲得的四項服務,分別占比19.8%、19.8%、19%和18.7%。 |
相關閱讀:
- [ 08-14]44.8%的海歸稅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
- [ 08-14]報告:44.8%的80、90后海歸稅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
- [ 08-10]海歸博士談“雙創”:從中華民族復興旁觀者變參與者
- [ 08-10]“海歸潮”背后的中國向心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