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15日電 題: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8·15日本投降紀念日上海見聞 新華社記者 吳振東、何曦悅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2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等紀念場館,迎來眾多前來參觀的游客和學生。人們帶來白色菊花,敬獻在烈士的雕像前。 淞滬記憶,永不磨滅 “這些都是英雄們用過的東西啊!”一位小學生望著紀念館里陳列的懷表、眼鏡等展品,發出感慨。“我今天回去要寫一篇日記,戰士們都太勇敢了,是他們保護了我們的國家。”二年級學生丁倩倩對記者說。 “紀念館的整體陳列非常用心,還有視頻、燈光的配合,讓人身臨其境。”上海市民陳先生說,自己是歷史愛好者,今天特地來到淞滬抗戰紀念館感受一下1937年的歷史場景,“艱苦卓絕的抗戰,讓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更加珍惜和平。” 八一三淞滬會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第一次重大戰役,中國軍人用血肉之軀頑強抵抗三個多月,彰顯了誓死保衛國家的決心,也粉碎了侵華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圖謀。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館長唐磊表示,為紀念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80周年,8月13日至10月15日,紀念館推出《浴血長空——中國空軍與上海抗戰》原創展覽,通過80張歷史照片,近40件珍貴文物,全方位地展示中國空軍參加上海抗戰的全過程。 “紀念館的意義并非宣傳仇恨,而是讓記憶永存。只有警醒在心,才會奮斗在心。”唐磊說。 勿忘“慰安婦”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一部記錄中國幸存“慰安婦”的長篇紀錄電影《二十二》在這一天全國公映。 “電影放映結束后,全場觀眾靜默著看完了片尾字幕,這是我這么多年觀影體驗中獨一無二的一次。”剛走出影院的上海市民秦女士眼眶明顯有些濕潤。陳先生也在下班后直接來看了《二十二》。他說,片中“慰安婦”老人的生活細節讓自己非常感動,“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姥姥或者奶奶一樣,特別打動人。” 據上海師范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介紹,經過二十多年調研考察,上海現已確認的慰安所共有170個,位置涉及虹口、楊浦、浦東、寶山等多個區域,一系列史料的公布使日軍實行慰安婦制度的殘暴歷史得以確認。 蘇智良說,對于慰安所這樣的歷史遺跡,社會各界的保護意識正在增強。位于上海虹口區四川北路1702弄的日軍在海外的第一家慰安所舊址“大一沙龍”,目前已列入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點。虹口區政府今年表示,將在“大一沙龍”舊址上建設“上海慰安婦陳列館”。 壯哉,“八百壯士” 80年前,淞滬會戰末期,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炮火連天,主將謝晉元率領數百名戰士死守倉庫四晝夜,擊斃日軍200余人,史稱“八百壯士守四行”。 80年過去,這場戰斗已成為上海這座城市不能忘卻的記憶。連日來,自發來到四行倉庫紀念館緬懷英烈的市民絡繹不絕。 8月13日清晨,四行倉庫紀念館外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升旗儀式,數百名青少年和上海市民肅穆而立,注視著小護旗手護衛鮮艷的五星紅旗,正步而出,莊嚴的國歌聲響起,國旗緩緩上升。 據了解,在上海團市委統一協調下,上海各區共青團組織近日分別在中共一大會址、淞滬抗戰紀念館、國歌紀念館等16個城市地標啟動了“國旗下成長”上海青少年升國旗暨愛國宣講主題活動,全市共有1200余名青少年參加升旗活動,以進一步引導青少年增強國家觀念、增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相關閱讀:
- [ 08-15]榕抗日志士紀念墻第三批英名上榜儀式9月3日舉行
- [ 08-15]波蘭民眾舉行活動 紀念華沙起義73周年
- [ 08-14]大橫鎮召開紀念建軍90周年八一座談會
- [ 08-14]兩岸黃埔人在上海座談紀念“八一三”淞滬抗戰80周年
- [ 08-11]【紀念“三個90周年”】紅色實景劇《井岡山》幫村民摘掉窮帽子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