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五年成績非凡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2017-08-16 14:56:32?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
分享到:
|
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習近平 央視網消息:中國共產黨始終處于“趕考”的歷史進程中…… 2013年7月,革命圣地西柏坡。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全黨,“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劉衛兵 攝 2016年7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再次提醒:“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在這場“趕考”中,中國共產黨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自我革命的勇氣,破藩籬、去頑疾、立規矩、建制度、正風氣,開辟了管黨治黨新境界,取得了全面從嚴治黨新成就,贏得了黨心民心! 思想建黨 重拾黨員堅定信念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為了百姓溫飽,夙興夜寐,鞠躬盡瘁。為了群眾小康,東奔西走,殫精竭慮。心中沒有自我,始終裝著“人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用行動回答的“初心”。 2012年,剛剛就任總書記兩天,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嚴肅指出:“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他從黨的建設面臨的挑戰出發,闡明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現實緊迫性,開始在思想上給共產黨員“補鈣”。 ——八項規定影響深遠。 2012年12月4日晚上七點,《新聞聯播》的片頭曲如約響起。當時很多人也許并沒有意識到,這天晚上,《新聞聯播》的一條新聞將給未來的中國帶來巨大影響——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從中央政治局帶頭做起,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十八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工作開局之初便從作風建設破題,由中央政治局帶頭,從一件件小事抓起,馳而不息,以上率下,狠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堅決糾正“四風”。這是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突破口。 ——群眾路線落地生根。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習近平多次強調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性。走群眾路線,也是他的一貫作風。 在北京平價包子鋪,吃一頓21元的便餐;在甘肅蘭州,為養老餐廳里七旬老人端飯;在海南,高興地戴上黎族群眾遞上的斗笠;在湖南湘西,詢問一位老人的年齡后說“你是大姐”…… 1200余字的2017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10次提到“人民”、5次提到“群眾”,用了187個字的段落來談“脫貧”。“身入”基層更是“心到”基層。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使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提升,黨心民心進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三嚴三實貴在常態。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重要論述,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面對暴露出的問題,刀刃向內,自我刮骨療毒,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中央嚴肅查處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案件。堅決查處腐敗官員,彰顯了黨中央尊崇黨章、嚴肅黨紀、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懲治腐敗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兩學一做固本培元。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習近平擲地有聲:“就要靠嚴明紀律。”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也是總規矩。 “兩學一做”是固本培元的良方。黨內教育活動層層遞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黨內教育不斷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也不斷向縱深發展、向基層推進。黨員干部的“亞健康”治好了,頭腦中的“緊箍咒”自覺勒緊。領導見得勤了,辦事不卡殼了,政策能落地了,能和群眾掏心窩子的黨員、干部多了。 制度治黨 實字托底善作善成 善學善思,善作善成。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相繼頒布施行,傳遞出全面從嚴治黨“一扣接著一扣擰、一錘接著一錘敲”的強烈信號。 ——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習近平說:“我們的規定不要搞得花花綠綠的,措辭很漂亮,但內容空洞。” 2015年10月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被不少黨建專家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全、最嚴黨紀”。條例修訂刪除了70余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將原有的10類違紀行為修訂為6類;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1部黨章、1部準則、9部條例、6部規則、21部規定、9部辦法、8部細則……截至2016年底,中央出臺或修訂的黨內法規達50多部,超過現行150多部中央黨內法規的1/3。全面從嚴治黨由“重點治標”走向了“重點治本”,管黨治黨由“寬松軟”走向“嚴實硬”。 此外,出臺第一部正式公開的黨內“立法法”和備案程序,編制黨內法規制定工作第一個五年規劃,首次開展黨內法規清理……若干個黨史上的第一次,讓黨內法規體系不斷完善。 ——制度改革新政頻出。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打出的“組合拳”虎虎生威。 從完善市縣鄉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機制,到加強國有企業、社會組織、民辦學校的黨建;從實施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到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從健全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制度體系、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到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 “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齡”等選人用人問題正在破解,基層黨組織得到有效整頓。羅陽、黃大年、廖俊波等一個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名字被全國人民所熟悉…… 實在,才能實效;務實,才能立黨;實干,才能興邦。改革上下聯動,制度不僅落了地,而且扎得深,制度執行得到有效保障。 “利器”治黨 實現黨內監督全覆蓋 懸明鏡以正衣冠。 2017年6月21日,隨著第十二輪巡視對中國農業大學等15所中管高校黨委巡視反饋情況的集中公布,十八屆中央最后一輪巡視圓滿收官。至此,黨史上首次實現了一屆任期內中央巡視的全覆蓋。 在十八屆中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指出,巡視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必須有權威性,成為國之利器、黨之利器。 ——中央巡視工作連續“加碼”。 截至2016年底,習近平總書記15次聽取巡視工作情況匯報,點問題、列清單,旗幟鮮明、態度堅決。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召開77次會議落實黨中央部署,研究分析巡視情況。 幾組數據,簡單有力——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00多萬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超過100萬人。通過巡視發現了萬慶良、譚力、武長順、陳鐵新、隋鳳富、梁濱、朱明國等一批中管干部問題線索。 ——巡視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創新 從常規巡視到專項巡視,從殺“回馬槍”到“機動式”巡視,巡視威懾力頻頻升級,巡視工作放出一個又一個“大招”。 回顧前幾輪中央巡視,專項巡視已經越來越多地代替了常規巡視,成為常態。這種打法“靈準狠”、節奏“短平快”的方式,不拘泥于復雜的工作流程限制,往往能夠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真正實現了“利劍高懸、震懾常在”。 ……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這是櫛風沐雨的奮斗中,中國共產黨引領國家從危亡走向強盛的時代啟示。 這是偉大復興的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繼續前進的錚錚誓言。 這是永不停歇的趕考路上,中國共產黨用初心書寫的嶄新答卷。 “趕考”未有窮期,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文/劉禛) |
相關閱讀:
- [ 08-16]習近平:意識形態工作,關乎黨的前途命運
- [ 08-16]習近平大力倡導的作風
- [ 08-16]這5年,習近平向世界展示“中國名片”
- [ 08-16]砥礪奮進的五年·習近平引領發展觀的深刻革命
- [ 08-16]習近平與特朗普的這五通電話 看出了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