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多,茍玉芬就到了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人和派出所。她提前來了1個多小時,結果辦事連5分鐘都不到。茍玉芬覺得有點不太真實,轉戶口在以前是挺大的一個事兒,怎么現在這么容易了? 居民茍玉芬 城里落戶,村里的地還能留著,劃算 “年輕時想進城,城里生活好。但那時候進城,太難了。”茍玉芬說,沒想到50多歲,習慣了農村,卻跟著女兒在城里落了戶。 “戶口轉到本地,妹妹讀書會方便些。剩下媽媽一個人的戶口在老家,不如一起轉過來算了。”女兒張海蓉說,現在進城落戶很便捷,農村的宅基地承包地也都能留著,劃算! 像茍玉芬這樣來自重慶渝東北和渝東南大生態區的居民,不設務工年限,只要有就業就可落戶。如果沒有就業,相關部門還會提供免費的職業培訓。 拿著戶口本,茍玉芬和女兒一起走出派出所。女兒拍拍她的手說,“現在城里人村里人,沒啥差了。” 民警馮璐璐 主城居民轉戶,當天就能辦結 馮璐璐做戶籍警快3年了,在她看來,轉戶籍很便利了。 “居民要攜帶身份證、戶口本、房產證以及結婚證。我們會審批相關信息,沒問題就可以轉戶口了。”馮璐璐介紹,因為要到人口庫核對信息,主城居民轉戶當天辦結,重慶非主城居民10個工作日,外省居民25個工作日。 對許多重慶居民來說,把戶口從農村轉到城市,主要是為了方便。 “來我這兒轉戶的,一般都是在城市生活的農村戶口人員。為了讀書、社保等手續能就近辦理,也有人只是為了能更方便審車。”馮璐璐說,其實農村戶口、城市戶口沒有太大差別。 相對于重慶市內農民進城落戶的數量,近年來,外省人口落戶重慶的數量要多得多。四川、湖南、新疆,都有很多人到重慶落戶。有些是來打工,有些是來投資。“很多人覺得環境不錯,干脆就選擇了定居。”馮璐璐說,今年上半年,在她這里辦理落戶的外省居民已經有1500多人了。 戶籍改革部門工作人員傅倩倩 農民進城,養老、醫療等同權同待遇 “產業跟著功能走、人口跟著產業走、建設用地等要素跟著產業和人口走、公共服務跟著功能和人口走,重慶現在按五大功能區域設置落戶條件。”重慶市戶籍制度改革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傅倩倩介紹,近年來70%以上新增落戶居民落戶到城市發展新區、都市功能拓展區。這是重慶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區域。 農民進城落戶,城市居民就業、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方面待遇一步到位,同權同待遇。“比如公租房,進城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和轉戶居民都可以享受。而公租房小區絕大多數都配套建設了中小學。”傅倩倩表示,“在農村,他們自愿退出土地前,可以繼續享受與土地相關的待遇,不會因進城落戶受損失。” 2016年底,重慶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分別達到了47.6%、62.6%。“落戶渠道暢通前提下,我們將通過產業發展充分挖潛就業崗位,這是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基礎。”傅倩倩說。(記者 蔣云龍) |
相關閱讀:
- [ 08-14]積分落戶 “搶人”有招 二線城市競發戶籍“邀請函”
- [ 07-28]福建省戶籍制度改革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 [ 07-28]全省戶籍制度改革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 [ 07-27]“租售同權”回歸非戶籍人口權利
- [ 07-17]難挽頹勢 日民進黨黨首公開戶籍回應質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