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一
2017-08-18 20:45:47?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陳勍 陳勍 |
分享到:
|
我們倍加清醒: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處于發展關鍵時期,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圖安 不久前,因監管不力導致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突出,包括3名副省級干部在內的幾十名領導干部被嚴肅問責,甘肅省委和省政府被責成向黨中央作出深刻檢查。以“兩辦”名義對一個省區發出通報,措辭之嚴厲,問責之嚴肅,十分罕見。 敢于“自曝家丑”,敢于動真碰硬,這一舉動的背后,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清醒自覺和責任擔當。 滄海橫流,風云際會。站在歷史交匯點上的中國,既擁有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空前繁重的任務和艱巨的挑戰。 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處于“發展關鍵時期”這一重大戰略判斷。 把握“關鍵時期”,必須對我們身處的國情現狀有清醒認識。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嚴書翰認為,這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創造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 把握“關鍵時期”,必須對我們肩負的使命責任有清醒認識。 在時空的坐標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進入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 從黨的十八大召開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進程過半;我國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繼續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新的歷史使命交到了這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手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韓振峰指出,能否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目標,事關黨能否兌現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事關第二個百年目標能否開好局、起好步。 把握“關鍵時期”,必須對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有清醒認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片坦途,從來不會一帆風順。當前,世界格局風云變幻,國內社會劇烈變革,伴隨大國崛起各類風險如影隨形;4000多萬人口尚未脫貧,其中多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反貧困斗爭到了決戰階段;霧霾天氣時常來襲,防污治污任重道遠,綠色發展任重道遠…… “這就是總書記說的‘三大攻堅戰’——消除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建設美麗中國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而越要成為強國越要化解風險。”中央黨校副教育長韓慶祥指出,堅決打贏這“三大攻堅戰”,是我們必須妥善應對的挑戰,必須拿出決戰決勝的信心、攻堅克難的勇氣、善做善成的智慧。 面對風險挑戰,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航者,如果不能持之以恒管黨治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增強先進性、純潔性,就難以用“自身硬”去打國家和社會治理這塊“硬的鐵”。 關鍵時期呼喚關鍵擔當,關鍵時刻要有關鍵作為。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漫漫征程上,任務和責任越重、風險和挑戰越大,就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牢牢立足國情,居安思危、知危圖安,增強憂患意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我們愈發堅定: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高舉偉大旗幟、堅定“四個自信”、不斷開拓創新,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在當今國外媒體評論中國的話語中,剔除那些抱著固有的偏見和別有用心的攻擊,出現最多的詞匯便是“中國奇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如何續寫奇跡新篇章,世界期待,萬眾矚目。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 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于改革開放新時期,建立在中國共產黨90多年長期奮斗基礎上。 黨史專家們注意到,自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首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嶄新科學命題后,黨的歷次代表大會報告都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寫入主題詞。 從黨的十二大到黨的十八大,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一條嶄新的道路探索前行。30多年過去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而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也充分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沒有別的什么主義能夠解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問題。 “找到一條好的道路不容易,我們看準了、認定了,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嚴書翰說。 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必須堅定“四個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道路自信是根本,理論自信是引領,制度自信是保障,文化自信是支撐,‘四個自信’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為我們提供著不竭的精神動力。”韓振峰說,只有堅定“四個自信”,才能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不走老路,不走邪路。 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日前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中央企業黨組(黨委)專職副書記進入董事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輿論認為,這一舉措將通過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的‘秘訣’。”中央黨校教授祝靈君認為,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必須發揚與時俱進的精神,勇于推進理論創新,并以此指導實踐。 理論之樹常青,事業才能常興。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 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必須保持永不停滯、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干出來的。實現百年夢想,譜寫時代華章,仍然要靠埋頭苦干,要靠實干興邦。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發展藍圖已經繪就,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好中央的決策部署,讓藍圖不斷變為現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歸根結底要體現在國家綜合實力的持續提高和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認為,只有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韌勁,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奏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華彩樂章。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回首過往,輝煌成就令人倍加自信。展望未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必將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走向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
相關閱讀:
- [ 08-18]泉州市直工委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 08-18]大田縣各級黨組織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 08-18]《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出版發行
- [ 08-18]習近平會見美軍參聯會主席
- [ 08-18]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