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西 向深度貧困宣戰(打贏脫貧攻堅戰) 山西全省有58個貧困縣,今年卻拿出30.7%的中央和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共11.45億元,投入到10個深度貧困縣,現已全部撥付到位。在脫貧攻堅中,山西聚焦最困難的地方,緊盯最困難的人群,扭住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堅持先難后易,以超常舉措解決深度貧困。 呂梁、太行是革命老區,也是深度貧困集中地區,山西省委提出:“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塊紅色土地。”今年上半年,出臺了《關于聚焦深度貧困集中力量攻堅的若干意見》,精準發力,農民收入低的10個深度貧困縣、生存條件惡劣的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和家庭主要勞力失去能力的28.47萬深度貧困人口,被確定為攻堅重點,找準成因、精準施策,打出一套扶貧攻堅組合拳。 生態脫貧“互促雙贏”,增綠又增收。在山西,生態脆弱與深度貧困相互交織、互為因果。堅持脫貧攻堅同生態建設有機結合,全省每年400萬畝的造林任務,70%以上安排到貧困縣,10個深度貧困縣組建扶貧造林合作社948個,帶動2.23萬貧困勞動力人均增收1.05萬元。 易地搬遷“六環聯動”,徹底拔掉“窮根”。山西對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分三批實施整村搬遷。在精準識別搬遷對象、新區安置配套、舊村拆除復墾、生態修復整治、產業就業保障和社區治理跟進等六個關鍵環節細化措施,環環相扣,確保搬遷群眾有房有業有收入,融入新社區,開啟新生活。今年85個縣開工建設集中安置點597個,現已竣工136個。 產業重構“到村到戶”,激活“造血”功能。山西突出功能農業、光伏、電商和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推進產業扶貧到村到戶。全省5633個貧困村,有主導產業的達到83.7%,貧困戶中有增收項目的達到79.5%;推廣政銀企保農“五位一體”扶貧小額信貸,截至7月底,深度貧困縣累計投放小額信貸7.31億元,支持了16782個貧困戶發展生產。上半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9.7%,大大超過地區生產總值增幅。 社會保障“政策兜底”,不讓一人在小康路上掉隊。構筑健康、社保、教育扶貧等多重防線,破解“支出型貧困”問題。山西出臺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幫扶制度,每年投入11.7億元,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及參保繳費全額救助、輔助器具免費適配救助、特殊困難幫扶救助的“三保險、三救助”,農村貧困人口住院總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90%以上;設立教育扶貧個人資助賬戶,定額資助貧困家庭學生。 凝聚合力“六個幫扶”,動員全社會力量助力脫貧。每個深度貧困縣都有1名省級領導聯系幫扶,省直駐村工作隊重點向深度貧困縣派駐,經濟強縣幫扶10個深度貧困縣。12戶省屬國企、1092家民企合作幫扶。省級醫院與深度貧困縣醫院建設醫聯體,省級高中、職業院校與深度貧困縣高中、職教中心對口幫扶……以精準幫扶提升貧困群眾滿意度。 黨建引領“強化一線”,增強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山西以農村黨支部建設為重點,省市兩級派駐貧困縣農村第一書記占到60%以上;配強駐村工作隊,黨員關系全部編入所在村黨支部;實施“農村本土人才回歸工程”“貧困村致富帶頭人工程”,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打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
相關閱讀:
- [ 08-19]外國人士點贊中共治國理政成就 看好金磚合作前景
- [ 08-19]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綜述:為金磚國家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 [ 08-19]【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紅木更紅、蒲花更白、黃酒更黃、青瓦更青 “四色”建設煥發古鎮新活力
- [ 08-19]【治國理政新實踐·貴州篇】貴州從“通不了”變“通得好”
- [ 08-19]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通過“泉州共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