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最近的分析表明,大多數大型汽車制造商的利潤至少四分之一(在某些情況下超過一半)來自中國,大多都遠遠超過他們在中國銷售的汽車數量占比。這還是在中國政府針對外國汽車企業出臺了許多政策的情況下取得的。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21日報道,很難說清楚他們究竟賺了多少錢——按照慣例,汽車制造商不會在財報中披露在華盈利的具體數額。 資料圖片:4月20日,在2017上海國際車展上,梅賽德斯-奔馳A級概念車全球首發。新華社記者 陳飛攝 報道稱,盡管外國集團只擁有合資企業的部分經濟權益(通常是50%),但它們還有其他盈利的方式,包括許可費、特許權使用費以及向合資企業出售零部件,這些都有很高的利潤率。 報道稱,除了從銷售的每輛車上賺取豐厚利潤以外,外國汽車公司還受益于中國市場的高速增長。 例如,今年上半年,寶馬在美國市場銷量下降4%,在歐洲市場僅上升2.2%,但得益于在中國市場18.4%的增長,整體銷量增長5%。中國是寶馬最大的市場。 從今年1月到7月,梅賽德斯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下降1.8%,但中國市場銷量增長34%。梅賽德斯在7個月的時間里在中國銷售了341267輛汽車,幾乎是美國市場銷量的兩倍。 2016年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利潤大多來自其合資企業——35億歐元(約合274億元人民幣)。但Evercore估計,大眾還從汽車進口業務中獲得了3.15億歐元(約合25億元人民幣)的利潤,從零部件進口獲得了12億歐元(約合94億元人民幣)的利潤,在特許權使用費上賺得19億歐元(約合149億元人民幣)的利潤。 Evercore的阿恩特·埃林霍斯特表示,高檔車在中國市場的利潤尤其高——中國市場的高檔車主要是進口的。他說:“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奔馳S級或者寶馬7系的利潤是其他地方的兩倍多。” Evercore的數據顯示,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僅占其總銷量的31%,部分通過進口,部分是本地制造的,但中國市場的利潤占到其利潤總額的56%。 Evercore估計,寶馬稅前利潤的28%來自中國市場——主要來自進口車的銷售——而銷量只有22%來自中國市場。伯恩斯坦的Robin Zhu則估計,寶馬來自中國市場的利潤可能高達40%至50%。 Robin Zhu表示:“你處于一個利潤非常高的環境,代工廠商在中國每生產一輛車賺的比其他多數地方都多,即便把利潤砍掉一半都比其他地方多。 |
相關閱讀:
- [ 08-09]演講稿給車企老總審?默克爾否認車企干政
- [ 07-26]沆瀣一氣!德國車企被曝私下串通搞行業壟斷
- [ 07-24]德車企被曝或合謀"尾氣造假" 奧迪奔馳召回柴油車
- [ 01-06]特朗普“敲打”豐田刺激日本車企神經
- [ 05-20]車企接連作弊讓“日本制造”誠信受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