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泡泡 享快樂
8月20日,兩名小朋友在“泡泡世界”中玩耍。當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泡泡趣味活動在河北石家莊新樂市一廣場舉行,孩子們在“泡泡世界”中嬉戲玩耍,享受快樂。

海歸大熊貓“寶寶”在家鄉歡度4歲生日
8月23日,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大熊貓“寶寶”準備享用它的“生日蛋糕”。當日,海歸大熊貓“寶寶”迎來4歲生日。這只出生于華盛頓、今年2月回國的明星大熊貓首次在家鄉四川過生日,熊貓“奶爸”和粉絲們為它精心準備了一場簡單而溫馨的生日會。回國半年,“寶寶”已成了愛吃窩窩頭、能聽懂四川方言的“川妹子”,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發現”號在西太平洋采集到海蛇尾
8月20日,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繼續在西太平洋開展科學考察。其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卡羅琳海山采集到大量生物樣品,其中一只海蛇尾最引人關注。海蛇尾屬于棘皮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族,有2000多種。它有很強的再生能力,遇到危險時它會將部分腕甚至整個腕斷掉,乘機逃跑。

濕地練瑜伽
8月17日,瑜伽愛好者在濕地公園練習瑜伽。當日,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瑜伽愛好者來到兩河口濕地公園練習瑜伽,放松身心。

陜西朱鹮生態村 唱響有機農業牌
朱鹮在草壩村的黑米生產田間覓食(6月5日攝)。陜西省洋縣草壩村是世界珍禽——朱鹮重要的棲息地和繁衍地。2005年村黨支部書記劉開昌上任后,立足朱鹮保護核心地帶生態優勢,堅持有機產業富民思路,積極實施黨員示范、設施改善和有機富民三大工程。以前的草壩村群眾生活困難,外村姑娘都不愿嫁到這里。2009年,草壩村在全縣率先成立了“朱鹮湖果業專業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和“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和村民變股東的“三變”,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2016年草壩村級合作社實現銷售收入5600萬元,村集體積累82.6萬元,社員每股現金分紅3800多元,較3年前分別增長154%、588%、342%,入社會員增加到467戶,固定資產過億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1萬元。

秘境“通天洞”——看四萬年前人類“洞穴家園”
位于薩吾爾山下延的山地草原上的通天洞遺址外景(8月15日攝)。 8月15日至17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院校的專家學者在吉木乃縣召開通天洞遺址工作現場會。在中國西北邊陲的新疆吉木乃縣薩吾爾山“通天洞”中,中國考古學者發現4萬年前這里人類活動的豐富遺存。與會專家認為:通天洞遺址是首次在新疆境內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堆積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僅填補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舊石器考古的重大發現,對了解新疆地區四五萬年以來古人類演化發展過程、確立區域文化發展的編年框架有重要意義。遺址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器物也為進一步探討亞歐大陸東西兩側史前時期人群的遷徙、交流、擴散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東陽:吃瓜比賽 妙趣橫生
近日,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舉行“清涼一夏西瓜爭霸”活動。通過比速度和比吃量,最終產生男女“吃西瓜大王”,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特寫:深海“神抓手”如何練成
憑借“科學”號科考船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科考隊員近日在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采集了大量深海樣品,有指尖大小的螺,也有1米多高的海綿和大塊巖石。抓取它們的是潛水器上看似笨拙的機械手。那么,能夠化笨拙為靈巧的“神抓手”是如何練成的?

江蘇盱眙考古發現大量跨度千年文物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在縣城棚戶區改造時發現大量跨度逾千年的文物遺跡。截至目前已勘查古建筑30處,包括8000米南宋古城墻、都梁宮遺址,近千米明清淮河石堤遺跡以及古城核心區水系主要建筑。據悉,當地政府將在此地規劃建設古城遺址公園,還原歷史古城。

鳥瞰煙臺養馬島
俯瞰煙臺養馬島一角(8月22日攝)。山東省煙臺市養馬島地處黃海之中,島上風光秀麗,已成為海濱娛樂、度假休養和欣賞秦漢文化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