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機器人會超越人類嗎?——來自人工智能“大咖”的追問 新華社記者 李犇、蓋博銘、白國龍 無人駕駛的汽車正在調試、機器人正在陪小朋友“打羽毛球”、觀展者用大腦在控制輪椅行走……正在此間舉行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記者與專家一同探尋“超智能生命”成為現實的可能性有多大:機器人似乎正在不斷“進化”,會不會有一天超越人類呢? 不久前,“AlphaGo”來到中國烏鎮,3比0輕取世界圍棋第一高手柯潔。在大數據和深度學習面前,人類似乎已被超越。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表示:“讓機器‘像人’是很大的挑戰。計算機現在最容易超越人的是計算和邏輯智能,但很難超越社交智能和認知智能。” 相比于人工智能機器人善于存儲、運算、分析,人類則在認知、社交、情感等方面遠勝于機器人。 “超智能生命可以狹義理解為比人類更加智能的綜合體?!钡仄骄€機器人技術創始人余凱認為,這種“物體”以今天的科技水平來看,其實還難以進入現實生活。 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展示出一些服務型機器人,已經逐漸具備一些空間認知智能,能夠感知周圍的環境空間,能夠控制身體做一些相應的運動,但都還屬于早期階段。 余凱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并不以超越人類能力為目標,而應成為輔助人類決策、增強人類能力的工具。 在機器人大會展區,記者看到很多具備語音表情識別、能與人進行簡單交流的機器人。記者通過與機器人互動發現,許多機器人已經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握手等行為,但距離“類人化”差距依然很大。 人永遠是技術的主人,而不是人變成奴才,人工智能奴役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說,目前人工智能還處在初等階段,談人工智能、機器人威脅論還尚早。 他表示,探索智能的過程中,人起到決定性作用?!八惴ǖ闹悄?,永遠小于人類語言能表達的智能,人類語言能表達的智能又遠小于人類大腦的想象智能?!?/p> 大會現場,會彈鋼琴的機器人“特奧”不僅僅是會輸出指令,第四代的“特奧”已經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己“即興”寫歌,具備一定的創造力。 “我們應做好迎接新鮮事物的準備?!闭樵苿撏逗匣锶俗猿烧J為,即使超智能生命短期內還難以成為現實,我們也應提前研判行業規范以及法律邊界,充分設想“隱憂”,以實現更加健康發展。 從“互聯網+”走向“智能+”是必然趨勢,未來的機器人將越來越“智能”。 “超人工智能最需要的,是自我認知智能,也就是自省智能?!彼卫^強說,人每日三省其身,會發現自己需要提高什么,會逐漸把弱項或者長處發現出來,弱項彌補、長項提升,這樣人就變得越來越強。機器如果有了這種智能,就真正有可能自我演化,成為超人工智能。 |
相關閱讀:
- [ 08-25]機器人走進智能時代
- [ 08-25]機器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沖擊?
- [ 08-25]機器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沖擊?(組圖)
- [ 08-25]機器人產業一攬子政策細則將出 產業鏈股迎機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