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8日電(郭炘蔚 卞磊)當地時間28日,英國與歐盟將展開第三輪脫歐談判。此前,雙方已經于6月、7月分別進行了2輪談判,但迄今為止依然在“各說各話”,沒有實質性進展。 本月,英國“脫歐”事務部陸續公布一系列“脫歐”立場文件,遭到歐盟冷對,雙方的分歧仍然明顯。然而,時鐘“滴答”作響,2017年10月進入第二階段談判、2018年10月前完成最終協議、2019年3月正式脫離歐盟的時間表不等人,種種問題,都必須盡快處理。 【到底先談什么?】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今年3月底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開啟“脫歐”程序,英國將利用兩年時間完成“脫歐”談判,并正式退出歐盟。 8月份,英國政府公布了一系列“脫歐”立場文件。其中提出,在退出歐盟關稅同盟后設立“臨時關稅同盟”。但文件并未明確“臨時”的具體時長。 然而,歐盟對這一文件卻“不感冒”,歐盟委員會在聲明中指出,只有在英國與歐盟就“脫歐”談判達成實質性進展之后,有關歐盟與英國未來關系的協定才能進入談判的階段。目前,歐盟方面不會對此展開討論。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曾要求英國澄清對歐盟財務、公民權利及愛爾蘭問題的立場,并稱第3輪談判時英方必須詳細說明這些前提,才能進入下階段未來伙伴關系的討論。 【“分手費”金額】 在此前的談判中,英國究竟應該為退出歐盟支付多少“分手費”,成為了雙方互不相讓的一個焦點問題。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歐盟委員會希望能夠就此達成一個“單一的財務結算”方案,包含英國曾承諾支付的歐盟預算,英國對包括歐洲投資銀行等在內的歐盟機構的投入,以及歐盟員工的養老金等長期承諾。 據多方消息稱,這一“分手費”可能將高達600億英鎊,甚至有媒體估算將達1000億英鎊。今年7月份,英國外長鮑里斯·約翰遜曾指責,歐盟可能向倫敦開出的英國脫歐帳單是“搶劫”。 英國首席談判代表戴維斯則稱,英國先前已表示,會是一個承認國際責任和權利的國家,不過他不愿就金額表態。截至目前,英國政府也尚未就愿支付多少“分手費”明確回應。 【歐盟公民權利】 對于歐盟來說,另外一個核心議題是維護歐盟公民權利。目前,350萬歐盟成員公民在英國生活和工作,同時有120萬英國公民在歐盟國家。 歐盟委員會稱,將尋求“保證在英的歐盟公民和在歐盟的英國公民,以及他們的家庭成員的權利”,這其中包括在未來才會生效的權利,比如養老金等問題。英國政府也同意,公民權利的保障是需要在談判早期就解決的問題。 然而,雙方在這個問題上也存在著“根本性分歧”。 歐盟主張,位于盧森堡的歐洲法院應是在英歐盟公民權利的最終仲裁者,因為這樣可以確保歐洲法院政策的連貫性。但英國方面則認為,脫歐之后,歐洲法院不能再對英國行使司法權。英國計劃在法律中為歐盟公民寫入新的權利,并在英國的法律體系中執行。 【北愛爾蘭邊界】 這一問題的緊迫性在于,一旦英國脫離歐盟,英國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的邊界,將成為英國與歐盟的外部邊界,也是英國唯一一個在陸上與歐盟接壤的邊界。 目前,愛爾蘭共和國與英國的北愛爾蘭之間,人員能夠自由跨邊境流動。目前,大約每天有3萬人跨越這一長達500公里的邊境,其中多數涉及無力承擔新關稅負擔的小型企業。 雙方的“共同旅游區”意味著免護照旅行,以及邊境服務部門的緊密合作。英政府希望保護這一安排,其立場文件稱,英國脫歐后,在北愛爾蘭邊境不應該有邊防哨所或者移民檢查站。 戴維斯則強調,英愛雙方將繼續遵守1998年達成的《北愛和平協議》,尋求“靈活而實際”的解決方案。 但是,有人擔心,保持開放邊界,會為歐盟移民進入英國“打開后門”。 資料圖:反對脫歐的民眾在英國國會大廈前聚集示威。 【關稅與貿易】 根據唐寧街的設想,英國方面期望在“脫歐”后一到兩年時間里,“高度簡化”英歐之間商品流通的邊境檢查,直至達成新的“關稅伙伴關系”。在過渡期結束后,英國希望與歐盟達成深遠和廣泛的貿易伙伴關系。 媒體分析指出,英國提出的臨時“海關同盟”接近于其對“脫歐”后英歐雙邊貿易關系的設想,“零關稅”“無摩擦貿易”都在其中。但是,歐盟方面顯然對此存在異議。 歐盟成員國認為,英國一旦離開歐盟,就不可能再享有同樣的特權。巴尼耶曾公開表示,脫歐之后,英國與歐盟間的貿易“不可能毫無摩擦”。 盡管歐盟“冷對”英國提出的關稅方案,但還是對英方提出建議表示歡迎。歐盟提到,這是英方首次就“脫歐”談判提出一系列的書面主張,這將有助于“脫歐”談判向前推進。(完) |
相關閱讀:
- [ 08-17]歐洲央行敦促銀行業為英國“脫歐”做準備
- [ 08-06]英媒透露英國“脫歐”費用最多470億美元
- [ 08-01]報告:英國脫歐后未來幾年或流失4萬投資銀行崗位
- [ 07-21]英國脫歐談判進入“僵持”階段:關鍵議題存在分歧
- [ 07-23]英國“脫歐”后都柏林能否成為歐洲新金融中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