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1日電 綜合報道,英國威爾士王妃黛安娜1997年的8月31日在巴黎車禍喪生,今年戴安娜去世20周年,英國民間依然非常重視,不少電視臺相繼推出紀錄片,威廉及哈里王子亦公開憶述喪母之痛。不過分析指出,對較年輕的千禧世代而言,戴安娜逝世時他們才剛剛甚至未出生,對比老一輩及年輕人對戴安娜的態度,多少能反映英國的世代矛盾。 據報道,1997年戴安娜下葬時,倫敦街頭有過百萬人送別她的靈柩,超過一半英國人通過電視收看。 威廉及哈里近日出席多個紀念母親的活動。他們到戴安娜生前常造訪的肯辛頓宮“沉落花園”(Sunken Park),上址改種了白玫瑰及毋忘我,并更名為“白色花園”。與戴安娜相識的園丁帶他們參觀,并指出她喜歡的花朵。 戴安娜為不少慈善機構提供支持,威廉及哈里其后在肯辛頓宮會見慈善組織的代表。另外不少人前日開始在肯辛頓宮外放置鮮花,大閘掛滿了照片及祝福的字句。 調查機構YouGov發現,年過50歲的英國人對“人民王妃”事跡認識最深,對大部分18歲至24歲青年來說,他們最記得的只是戴安娜在車禍中喪生。作家賽義德認為,對年輕人來說戴安娜只是“摩納哥王妃的較近代版”。 對戴安娜回憶的世代矛盾,其實正是英國社會的縮影,例如去年脫歐公投中,老一輩多支持脫歐,年輕人則多希望留歐。 這個世代差異雖然與那宗巴黎車禍沒有直接關系,但或多或少是戴安娜去世前后英國經濟環境轉變所造成,例如1996年英國樓價開始上漲,免費大專教育則在1998年結束,自此新一代享受的機遇便不及上一代。 兩名18歲的英國少女接受采訪時表示,她們直到威廉迎娶凱特才開始了解戴安娜,但即使如此,戴安娜也始終不是她們眼中的時尚象征。其中一名女生威爾科克斯說得更直接:“我看著她(戴安娜)我會想:‘我的天,我永遠也不想剪那個發型。’凱特才是我們這個世代的象征,她是我們的戴安娜。” 對于現年78歲的“戴安娜狂迷”多布森而言,無論如何凱特也取代不了戴安娜的位置,“永遠無人能夠取代”。她家中放滿了戴安娜的紀念品,甚至連丈夫年初去世時,她也要把一張戴安娜照片放進棺里。 不過就連多布森也不得不承認“戴安娜熱”已成過去,她創立的戴安娜紀念組織成員由最初的數百人減至200人,組織網上論壇最近一次有人留言已是兩年前,“20年前那百多萬人去哪里了?我也不知道!” |
相關閱讀:
- [ 08-31]紀念戴安娜王妃去世20周年
- [ 07-24]短暫通話成終生遺憾 威廉和哈里王子回憶與戴安娜王妃最后對話
- [ 06-13]戴安娜王妃生前錄音首次曝光 婚后幾周便想割腕
- [ 04-18]哈里王子述往事 稱在戴安娜逝世后“幾近崩潰”
- [ 03-21]英國明年擬建新花園紀念戴安娜王妃過世20周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