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奧地利阿爾卑巴赫8月30日電(記者潘旭)在為期兩周的奧地利阿爾卑巴赫論壇上,21名獲得專項獎學金的中國高校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經濟學家、藝術家和政治家共同分享觀點,進行思想碰撞與交流。這成為今年論壇上頗為引人注目的中國元素。 阿爾卑巴赫小鎮位于奧地利西部,自1945年起開始舉行聞名歐洲的阿爾卑巴赫論壇,并因此享有“思考者之村”的美名。 中國高校學生參加今年的阿爾卑巴赫論壇,源于論壇主辦方與奧地利教育、科學與研究國際合作中心攜手推出的中國獎學金計劃。 對此,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斯特凡·佐蒂解釋說,英國《自然》雜志公布的“2016年度自然指數”排名中,中國科學院在全球科研機構位列第一,中國還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高質量科研論文貢獻國,歐洲與中國學術界在開展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領域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 自然指數由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雜志出版方發布,是依托于全球68本頂級期刊,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數據庫。 有鑒于此,主辦方決定每年面向中國約2800所高等院校的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專項獎學金,為阿爾卑巴赫論壇注入更多中國元素,以此表達與中國在學術領域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更深入合作的良好意愿。 據介紹,奧地利教育、科學與研究國際合作中心位于上海復旦大學的“上海奧地利中心”在過去10多年,為促進兩國學術交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除了負責阿爾卑巴赫論壇專項獎學金面向中國高校在校大學生的項目以外,同時還專門在復旦大學舉辦的上海論壇與阿爾卑巴赫論壇之間牽線搭橋,促進兩個論壇間開展經常性的學術和人員交流。 在佐蒂看來,作為當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經濟增速、科學技術創新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在許多領域中國對于奧地利和歐洲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阿爾卑巴赫論壇需要來自中國的年輕大學生發出他們的聲音,從中國視角以及青年人的理念和思維方式,共同參與對人類未來發展的思考和討論。同時,參加論壇的經歷也能使他們將來對歐洲與中國的合作交流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來自清華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專業的研究生秦鐳洋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來到歐洲,與匯聚各學科領域的精英學者和教授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面對面進行交流。她抱著謙虛的態度和參與的精神來促進相互理解與合作。 今年論壇期間,奧地利有關方面專門回顧了與中國簽訂的雙邊科學技術合作協議。據悉,2016年奧地利教育、科學與研究國際合作中心在全球范圍內總共開展了1509個合作項目,其中單獨與中國的合作項目有105個。目前,在奧地利有1200多名中國留學生,比本世紀初增加了一倍多,是在奧地利僅次于伊朗和俄羅斯的第三大外國留學生來源國。 |
相關閱讀:
- [ 09-21]“聯合國70歲了”:尋訪聯合國里的“中國元素”
- [ 01-01]紐約時代廣場百萬人跨年夜狂歡迎2015 中國元素閃耀
- [ 11-28]紐約第88屆梅西感恩節大游行 中國元素花車首亮相
- [ 09-30]馬耳他國際航展上的中國元素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