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為紀念1923年9月1日發生的關東大地震,日本各地在9月1日“防災日”舉行了大規模綜合防災演練,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地震、海嘯等重大自然災害。新華社記者華義攝 日媒稱,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決定不再向關東大地震韓國人死難者追悼儀式奉送祭文一事引發爭論。不過鮮為人知的是,當時也有眾多中國人遭到屠殺。4日,中國人死難者后人在東京都出席了慰靈儀式,呼吁“正視歷史”。 據日本《東京新聞》9月5日報道,特意為參加慰靈儀式來到日本的死難者遺屬約10名,他們與日方的后援人員一起默哀,向寫有“悼”字的陶板獻上鮮花。 “希望悲劇不再重演,日本政府要正視歷史。”在東京都墨田區都立橫綱町公園內的都慰靈堂舉辦的紀念儀式上,周江法如是說,他的祖父兄弟三人在關東大地震期間遭到殺害。 據曾經當過教師的中國研究者、已故的仁木文子女士調查,關東大地震發生后的1923年9月3日,軍人、警察和普通民眾在中國勞工集中居住的大島町(現東京都江東區大島)殺害了多名中國人。因為擔心同胞的安危來到大島町的中國人互助團體“僑日互助會”會長王希天也被殺害。調查顯示,在東京和神奈川遇難的中國人超過600人。此外,日本律師聯合會2003年結束的調查顯示,“慘遭殺害的中國人數量在200-750這一范圍內”。 報道稱,屠殺朝鮮人源自“朝鮮人煽動暴亂”的謠言,而屠殺中國人似乎是有計劃地實施的。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日本人對于工資低廉的中國勞工的反感。 在該公園內的朝鮮人遇難者追悼碑前,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每年都會舉行追悼儀式。但中國人遇難者不僅沒有墓碑,甚至連中國人遭屠殺這件事本身都鮮為人知,正兒八經的慰靈活動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的。在一些市民團體的幫助下,2013年,遺屬代表首次來日,之后每年都堅持舉辦慰靈活動,但在都慰靈堂舉辦儀式還是第一次。 黃愛盛的曾祖父在震災后被殺害,對于小池都知事不再向朝鮮人遇難者奉送祭文一事他感到很難過:“無論政治家如何操弄歷史,歷史本身就是證明,我希望與愛好和平的日本人士一道奮斗下去。” 遺屬們曾于2014年向外務省遞交了寫給安倍晉三首相的請愿書,希望政府承認曾經參與屠殺,在道歉的基礎上作出賠償并修建紀念碑,將屠殺事實寫入教科書,但是至今未收到政府方面的任何回應。今年參加慰靈儀式后他們也拜訪了內閣府中央防災會議和外務省,但未能得到回復。 作為后援團體一員的一橋大學名譽教授田中宏對小池的做法提出批評,他說:“在歷史認識方面(小池)已經不可救藥,值得注意的是,她是以回答自民黨都議員提問的方式宣布停止向遇難者奉送祭文的,看起來是與自民黨對立,但采取的卻是一致的步調。”田中呼吁政府拿出看得見的對策來,“(關東大地震時代的)流言已經發展成了當代的仇恨言論”。 曾經撰寫有關震災期間朝鮮人遭屠殺內容的非虛構小說作家加藤直樹也出席了當天的慰靈儀式。他表示:“為了讓東京成為開放多元的國際大都市,有必要提前壓制住那些‘負面原點’。今天,很多中國的朋友來到這里,真誠悼念死難者,大家彼此確認不要讓悲劇重演,只有這樣東京才能成為一個對歧視零容忍的城市并繼續發展下去。” (編譯/劉林) |
相關閱讀:
- [ 04-14]日本熊本大地震一周年 數萬人仍處“避難”生活
- [ 03-11]日本大地震6周年 東京舉行防災演習
- [ 04-28]調查:日本靠太平洋地區未來發生大地震概率最高
- [ 03-09]日本大地震6周年 東京景點實施外國游客避難訓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