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6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本月6日撰文稱,最近,東京大學的日子有些不好過。8月1日,東京大學副校長福田裕穗在眾媒體記者謝罪,承認該校分子細胞生物學教授渡邊嘉典于2008年至2015年間,在有關細胞分裂機制的論文中,共有6處未經過實驗就畫出圖表的數據捏造,另有10處圖像篡改的跡象,其研究室的前助教丹野悠司也參與其中。 文章指出,就目前來看,這件事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整個國際社會對于東京大學學術成果的信賴度。 文章稱,這位將自己的造假行為解釋成“非蓄意所為”的渡邊嘉典教授,因為曾發現生殖細胞的減數分裂的關鍵基因蛋白,榮獲過科學、醫學等領域的學士院學術獎勵獎、上原獎等多重獎項,在全球的學術界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當然,這次被曝光后,“知名度”就更高了。 五部存在數據捏造、圖像篡改的論文,已經先后發表在了全球最早創刊的國際性科技期刊《Nature》和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的《Science》上。 相關研究經費也達到了14億8千萬日元以上。目前,東京大學正在和日本文部科學省協商,通過什么形式用多長的期限才能把這筆巨額的研究經費歸還給政府。哎,東京大學的內心一定在叫苦。 文章還指出,最為關鍵的是,這已經不是東京大學第一次在學術研究上造假了。2013年,東京大學分子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加藤茂明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被發現有43部論文造假,涉及政府研究經費20億日元以上。 2015年,東京大學醫學部的臨床研究也出現了造假問題。以此為契機,東京大學還專門設置了一個研究倫理專門部署,但顯然沒能起到足夠的作用。 對于這種屢屢造假的現象,日本大阪大學副教授中村征樹表示,像東京大學這樣的研究機構,對于研究成果的需求非常多,時間也緊迫,教授們的壓力可想而知,校方的態度,讓教授們產生了一種要求的那么急,馬虎一點也沒有關系,這種程度的造假算不得什么吧的錯覺。久而久之,就都習以為常了。 文章指出,有意思的是,此次東京大學論文造假事件得以曝光,是源于一個叫“Ordinary Researchers”的民間組織的揭發。 該組織在去年8月就針對渡邊教授等6名東京大學教授發表的22部論文進行了檢證,并在此基礎上有理有據的做出了分析,以“Ordinary Researchers”的名義向東京大學和日本文部科學省分別發送了多達60多頁的A4紙張的揭發信,表示希望東京大學作為我國的最高學府,能有面對研究造假的勇氣,率先糾正錯誤,承擔起學術認真的重任。 “Ordinary Researchers”,直譯就是“平凡的研究員”。但從可以通過實驗來證明論文造假、數據虛構等要點來看,這一民間組織里的成員顯然都不是一般的打假戰士。 文章最后指出,其實,高等學府論文造假、研究成果造假,不僅僅是日本有,也不僅僅發生在東京大學里。像“Ordinary Researchers”這樣的民間組織應該鼓勵。但打假不能僅靠民間戰士。 |
相關閱讀:
- [ 12-21]神秘“鬼鯊”在北半球首次曝光 研究員:發現是運氣
- [ 12-15]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羅奇:保護主義無助于解決美國經濟問題
- [ 03-16]透明玻璃變磨砂?美研究員瞬間改變玻璃透明度
- [ 08-31]印度要在南海爭議區建鉆井平臺 印研究員稱中印不會因此開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