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寫時代精神 展現美好生活——近年來電視劇創作巡禮
2017-09-06 20:30:28??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海外市場捷報頻傳 2011年,《媳婦的美好時代》走出了國門,受到了非洲人民的喜愛,不僅讓坦桑尼亞觀眾了解了中國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而且將中國文化帶到了當地。隨后,《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多部中國電視劇在坦桑尼亞、肯尼亞、埃及、塞內加爾和贊比亞等非洲國家播出。越來越多非洲人通過觀看當代中國電視劇了解中國社會,越來越多非洲人對中國產生興趣。以影視為紐帶,相隔萬里的中非兩國民眾越走越近。 2013年,由王麗萍創作的《生活啟示錄》講述了一個關于“姐弟戀”的浪漫愛情故事。而這樣一個接地氣的故事,如今正在蒙古國熱播。電視劇里的人物形象、情節等已經成為蒙古國人民家喻戶曉的故事。 2015年,講述四對男女青年情感愛情生活的青春勵志劇《北京青年》譯制版登陸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主演李晨也因此受到了國內外觀眾的廣泛關注,以“最具反叛精神的有為青年”形象在海外獲贊無數。《北京青年》已經成為外國人民了解中國、了解當代中國青年的重要橋梁,而劇中展現的當代中國青年的風貌,也讓外國觀眾耳目一新。 近年來,《歡樂頌》《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親愛的翻譯官》《如果蝸牛有愛情》等在加拿大、美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播出后,反響熱烈,很多觀眾都表示意外,“原來中國的現代愛情劇這么好看”。這些優秀的國產電視劇作品立足當下,向世界觀眾展現了一個時尚、現代、朝氣蓬勃的中國社會。 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張梓軒表示:“這些作品為海外華人以及與中國有著共同文化記憶的人們提供著一個美麗而生動的中國,一個精神上、文化上的認同空間,也為非華語觀眾打開了認識中國、感受中國的一扇窗?!?/p> 這些優秀的影視作品猶如一張張文化名片,漂洋過海,走出國門,向世界講述一個個生動的中國故事,向世界發出鏗鏘有力的中國聲音。 用主流價值觀引領時代潮流 近年來,電視劇創作表現故事和傳達思想時以普通百姓的生活語言、生活智慧為載體,因而更為生動、更為貼切;在藝術方面,敘事策略的選擇更加靈活,影像語言更加具有現代感;在制作方面,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新鮮的視聽體驗,也增強了作品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今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毛羽在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年會上作主題報告時介紹,2016年通過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208部、47802集。與2015年相比,部數增加49部,集數增加4130集,說明創作生產仍處在投資活躍期。毛羽表示,“中國電視劇處在發展黃金機遇期?!?/p> 一直以來,對中國夢的形象表達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藝術描繪,是最重要的文藝創作命題。近年來,電視劇創作類型更加豐富、質量穩步提升,涌現了一批精品力作?!逗L囊琅f》《彭德懷元帥》《三八線》《絕命后衛師》等寫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受到歡迎;《小鎮大法官》《警花與警犬》《人民檢察官》《謎砂》等公檢法題材電視劇類型化講述贏得觀眾認可;《歡樂頌》《好先生》《小別離》《我的前半生》等溫暖而又明亮的都市題材電視劇受到歡迎并帶動社會熱議;《致青春》《神犬小七2》《麻辣變形計》《遇見王瀝川》《微微一笑很傾城》等表達年輕人主張、弘揚社會正能量的青春偶像劇漸呈新面貌;還有《金水橋邊》《傻柱》等表現中國現當代社會變遷、展現中國傳統倫理價值理念和社會變化的現實題材電視劇也備受關注。 這些電視劇作品用精彩的中國故事感動觀眾,以崇高的理想照亮人生,以昂揚的格調振奮精神,以美好的情操凈化心靈,較好地處理了理想與現實、創新與堅守、奉獻與索取、追求個人幸福與實現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以信仰、情感、關懷化解價值沖突和道德困境,實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傳播,實現了用主流價值觀引領時代發展潮流的新風尚。 《光明日報》( 2017年09月06日 12版) |
相關閱讀:
- [ 09-05]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政策出臺 對網劇同標準管理
- [ 09-05]影視劇無許可證不得上網 專家:躺著撈金時代過去
- [ 09-04]影視劇無許可證不得上網 專家:躺著撈金時代過去
- [ 08-14]印度電視劇美化童婚遭民眾強烈抵制被要求禁播
- [ 07-28]想嫁!電視劇火了的男明星 總有一款適合你
- [ 07-21]電視劇《建軍大業》即將播出 孫楠演唱片尾曲
- [ 07-19]雷佳音:拍電視劇是修煉 希望在電影里綻放自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