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賺錢一定要出遠門,現在賺錢就在家門口,不用再往外走了。”四川道孚縣麻孜鄉小各卡村的貧困戶村批感慨道。家門口就能掙錢,村批為何這么自信?
飼養員在給豬喂食。 農民入股分紅 未來要建中大型扶貧產業基地 按照入股分紅協議,麻孜鄉互助脫貧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將獲得保底22萬元的分紅,另外還有養殖場利潤的10%作為分紅。合作社計劃,在今年底出欄生豬3000頭,預計獲得經濟效益為180萬元,合作社分紅將在18萬元左右,保守估計,麻孜鄉互助脫貧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的收入在40萬元左右。 據了解,麻孜鄉互助脫貧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后,以合作協議為保障,不斷開拓產品市場,延伸產業鏈條,拓展農業功能,做大做強種養基地,增強了“造血”功能及自我發展能力。下一步,麻孜鄉還將著力打造一個現代化的中大型扶貧產業基地,該基地建成后,將擁有140畝蔬菜大棚,年產生豬將達1000頭,肉牛1500頭,農民可實現持續增收。 “我們按照‘貧困戶+貧困村+基地+公司+市場’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將整合6個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的周轉金,連片開發、打捆實施、抱團取暖。”白馬益西介紹,麻孜鄉將聯手內地具有實力的專業合作社,撬動社會資金注入,在貧困村現有的基礎上,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地創建基礎設施先進、科技含量高、運行機制靈活、帶動輻射效應明顯的產業,“大家抱團努力,我們期待未來的道路會越來越好。”白馬益西滿懷信心地說。 (道孚縣委宣傳部供圖)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