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幾乎人手一部手機,但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90%的新加坡人仍然喜歡用現金支付日常交易。 特雷莎·羅(音譯)是一名售貨員,現年27歲。與成千上萬的新加坡人一樣,她每天前往大排檔,購買雞飯、海鮮湯面等美食。與成千上萬的新加坡人一樣,她使用現金支付。 通常,美食攤的攤主不接受現金以外的支付方式。剛好,現金支付也是羅喜歡的支付方式。她覺得使用現金比使用銀行卡更方便。 美國彭博新聞社5日援引羅的話報道,在新加坡,僅特定商戶提供數字支付服務,而且“當你能夠使用的時候,機器有時會卡住,或者無法完成支付。所以堅持用現金更方便”。 美國在線支付平臺貝寶(PayPal)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人對現金的偏愛度高于亞太地區均值,即88%。貝寶報告寫道,在新加坡,43%的受調查者稱現金是他們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這一比例在中國為25%。 貝寶說,63%的新加坡人自稱搞不清楚花樣繁多的支付方式。即使商家也對眼花繚亂的支付方式應接不暇。65%的受調查商家說,難以跟上數字支付潮流。 正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所說,新加坡電子支付系統種類繁多卻互不兼容,人們不得不同時攜帶多張卡片,商家也不得不安裝多種支付終端,造成許多不便。 在8月新加坡國慶群眾大會的演講中,李顯龍稱贊中國在電子支付領域領先、感嘆新加坡落伍。 為建設無現金社會,新加坡政府計劃開發一種通用QR碼,可以使用智能手機掃描。新加坡央行等機構同樣呼吁在大排檔安裝低成本電子支付系統。 日本瑞穗銀行位于新加坡的經濟策略部負責人維什努·瓦拉坦說,政府可以為統一電子支付系統的推廣提供補貼,實現對企業的扶助。 瓦拉坦說,新加坡人并不反對統一電子支付系統,“我們現在對現金感到舒服,但我們需要向正確的方向推一把”。 新加坡政府2014年提出智慧國愿景,電子支付是新加坡邁向智慧國的重要途徑之一。(卜曉明)(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9-06]新加坡人偏愛現金結賬 李顯龍感嘆:落伍
- [ 08-28]比特幣現金收入是否要繳稅?美國國稅局尚無指引
- [ 08-23]中國支付模式助推印度實現“無現金社會”
- [ 08-01]新媒稱北京是中國“最智慧”城市:“無現金社會”排名超廣深滬
- [ 08-01]非媒:南非搶劫案頻發 華人應盡量避免帶現金交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