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 左偉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問題,強調要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的提出,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在優勢、世界意義和未來發展的集中闡釋。 首先,“四個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底蘊和優勢的集中概括。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積累了改革開放30多年、新中國成立60多年、近代發展170多年、文明傳承5000多年的歷史底蘊和實踐成就;另一方面在此過程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優勢,集中體現為堅定道路方向、科學理論指導、發揮制度優勢、文化傳承與創新,并以改革為路徑不斷推進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四位一體”的與時俱進與自我完善,成為“四個自信”的堅實基礎與根本來源。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的提出,是對“歷史終結論”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歷史定位的回應。上世紀90年代末蘇東劇變后,國際社會拋出了“歷史終結論”的論調,針對中國這個最大社會主義國家的懷疑論、崩潰論不絕于耳。此時的中國沒有改旗易幟,而是更加鮮明地堅持社會主義旗幟和方向,以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實現了自身崛起,使得社會主義的聲音沒有在世界歷史中被淹沒,反而引起了整個世界對社會主義的重新審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四個自信”的提出,對于堅持社會主義和發展社會主義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歷史意義。 最后,“四個自信”闡明了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未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在發展中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有益經驗,但絕不照搬和盲從,而是立足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有著濃厚中華文化傳統國家的基本國情,獨立自主地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西方市場原教旨主義和福利資本主義模式的另一種發展路徑,并在多種發展模式的并存中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前途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命力。“四個自信”的提出表明,中國將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堅定前進,并“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
相關閱讀:
- [ 09-06]張德江:與時俱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 [ 09-04]三明深入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工作側記
- [ 09-02]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
- [ 08-27]《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政治建設論述摘編》出版發行
- [ 08-24]開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