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墜樓后的監控畫面顯示,有急救車趕到現場 榆林產婦墜亡初步調查顯示:醫院診療規范但監護不到位 衛計局及墜亡產婦家屬征尋目擊者 8月31日,陜西榆林臨盆孕婦馬茸茸因為產前疼痛難忍,從榆林市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榆林一院)5層的婦產科墜樓身亡,此后,圍繞“產婦要求剖宮產卻被拒絕”這一問題,產婦家屬和榆林一院各執一詞。9月8日凌晨,榆林市就馬茸茸墜樓一事發布初步調查結果,表示榆林一院符合診療規范,但存在監護不到位等問題。馬茸茸家屬表示,調查結果并未涉及產前兩小時左右,馬茸茸要求剖宮產卻被拒絕的內容,他們接下來或將訴諸法律程序。 調查 事發前一天醫院曾建議剖宮產 據新華社消息,8日凌晨,榆林市衛計局等單位公布《關于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產婦墜樓事件有關情況的說明》,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產婦入院診斷明確、產前告知手續完善、診療措施合理、搶救過程符合診療規范要求。但此次產婦跳樓事件,暴露出醫院相關工作人員防范突發事件意識不強、監護不到位等問題。 根據這份初步調查結果,31日晚上8時許,醫護人員發現該產婦從備用手術間窗口墜下,醫院立即組織搶救,經搶救后仍無生命體征,經告知家屬,家屬同意放棄搶救,于21時25分宣布臨床死亡。 初步調查結果同時說明,馬茸茸是30日下午住進醫院的,“產婦各項體征正常,符合自然分娩指征,但B超顯示胎兒頭部偏大,存在難產風險,醫生建議剖宮產終止妊娠,但家屬選擇自然分娩并簽字確認。” 進展 家屬與衛計局都在尋找目擊者 8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系了產婦馬茸茸愛人延壯壯的堂哥,他表示,在8日凌晨,他們家人就已經看到了這份初步調查結果,對調查結果中的事實內容并無太多異議,但是延壯壯堂哥及其他家人認為,這份《說明》中,對于事發前兩小時,馬茸茸多次走出產房,要求進行剖宮產的內容并沒有提及,“是誰沒讓她做剖宮產,現在依然是一個謎。”他說。 而根據事先榆林一院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的監控視頻顯示,在馬茸茸墜樓事件發生前兩小時左右,馬茸茸曾多次走出待產室,期間還多次跪地,在這個過程中,除了馬茸茸的家人外,還有其他產婦的家屬上前幫忙攙扶。 “我們現在也在通過各種關系,希望尋找到這些目擊者,他們當時應該會聽到產婦希望做剖宮產,但是卻被拒絕的對話。”延壯壯的堂哥說。 8日上午,北青報記者聯系了榆林市衛計委的工作人員,他們表示,目前已成立專門的調查組協助調查“產婦墜樓”事件。對于此前墜亡產婦丈夫曾稱,有其他待產婦家屬能證明,馬茸茸幾次走出待產室要求剖宮產時,他說過“可以剖宮產”的話,工作人員表示,調查組已考慮到這點,正在向其他現場目擊者了解情況。隨后,北青報記者又聯系了榆林一院的負責人楊院長,但暫未獲得進一步消息。 8日下午,榆林市委宣傳部相關人士證實,目前調查組正在醫院開會,調查的方向是范圍擴大,重新再調查。 產婦墜樓后落地的位置 攝影/鄭林 講述 參與搶救醫生曾試圖救胎兒 目前已披露的監控視頻,8月31日晚上8時13分,馬茸茸墜樓,8時33分,兩名醫護人員下樓尋找產婦,8時36分,救護車到達現場并將馬茸茸抬上擔架,送往300米外的急救中心,期間共用了21分鐘。 8日下午,參與搶救馬茸茸的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霍軍偉接受了媒體的公開采訪,針對產婦馬茸茸提出剖宮產后,卻為何沒有剖的問題,霍軍偉稱:“如果產婦一個人,她強烈要求剖,我們會給她剖,但因為她有家人在,我們想著還是能做通雙方的工作比較好。” 霍軍偉稱,到31日晚上7時10分許,他還認定,只要馬茸茸配合,是可以順產的,而對于之所以沒有采用引入無痛分娩技術,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麻醉醫生。 據霍軍偉回憶,馬茸茸墜樓后,頭部破裂,肢體多處骨折,被送到急救中心后,霍軍偉還擔心馬茸茸肚子里的胎兒,想著可以趕緊把孩子剖出來,但他聽了胎心之后,發現孩子已經沒胎心了。 而對于家屬質疑產婦馬茸茸墜樓時沒有穿衣服的問題,霍軍偉肯定地說,當時產婦穿著衣服,他本人參與急救的時候,還剪開了馬茸茸的衣服對其進行輸液。 馬茸茸的母親8日下午告訴北青報記者,早晨,馬茸茸的父母、公婆以及愛人延壯壯都被綏德縣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叫去,再次詢問了事情的整個經過。而延壯壯的堂哥表示,“我們最終或許還是會訴諸法律。” 文/本報記者 付垚 張雅 鄭林 見習記者 張夕 |
相關閱讀:
- [ 09-07]孕婦“免疫時鐘”有助于預測早產
- [ 09-07]孕婦跳樓,我的生命誰做主
- [ 09-06]莆田:孕婦雨天身體不適癱坐在地 公安武警市民聯手救助
- [ 08-18]華裔孕婦西非恐襲中喪生 母校以其名義設獎學金
- [ 08-17]龍門鎮“零距離”關懷“高齡孕婦”
- [ 08-17]維生素B3有助避免孕婦流產和新生兒缺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