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8日發表了題為《為什么美國學生需要中式學校教育》的文章,作者萊諾拉·朱在許多學生擁護中式教育。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研究者發現,中國6歲的孩子在早期數學技巧方面碾壓美國同齡人,包括幾何和邏輯。過去10年里,上海孩子在國際學生評估計劃中兩次奪得世界第一,而美國學生只處于中流水平。 當中國孩子走出國門后,他們的學業令人驚訝。他們在世界頂尖學府中占據越來越多的席位。國際教育學會的資料顯示,常青藤聯盟高校現在錄取的中國本科生人數是十年前的8倍,另外在硅谷中中國人幫助成立的初創企業特別多。 然而,我個人一開始對中國教育持有一些嚴重的異議。在中國,孩子們處處要接受利害攸關的測試,因此他們從蹣跚學步時就要埋首書本。 我不禁產生疑問:中國人為培養出他們所謂的“聰明”孩子付出了什么樣的代價?這種僵化、專制的學校教育對我們來說到底有沒有借鑒意義? 我把一個孩子放進了中國的學校教育體系內,到現在已經有5個年頭了,在此期間我也與不同教育階段的中國老師、家長和學生進行了交流。我發現,中國確實有一些管用的“秘訣”值得我們效仿。主要是對教育的一些態度。 “老師懂得最多”這種心態確實有它的好處。服從中式體制讓我感到焦慮,但在熬過這種焦慮的過程中,我開始注意到,當家長跟老師保持一致時,孩子們也會如此。這種順從尊重使得老師對教室擁有幾乎絕對的掌控力。我的兒子變得非常害怕遲到、曠課或者讓老師感到失望,有一次在策劃家庭旅行時,我提出讓他曠幾天課,他竟然大吵大鬧。當時,他才5歲。 根據《心理學》刊登的2004年對112名三四年級學生的研究報告,讓老師在教室里擁有毋庸置疑的權威,對學生學習幾何學和計算機編程大有裨益,對這類課程來說,直接講授(而不是學生主導的探索發現方式)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還有研究顯示,對于數學能力不強的一年級學生來說,老師展示解題步驟然后進行反復練習,可以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 |
相關閱讀:
- [ 08-07]英國改用中國數學教科書 美媒:大反轉!西方教育向東看
- [ 07-23]中國隊獲第58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第二名
- [ 04-13]上午學數學下午學歷史 成績好原來有秘訣!
- [ 03-22]英媒稱英國學生史無前例使用中國數學教材:一字一句翻譯
- [ 03-22]英媒:英國學校數學全球排名落后 開始用中國教材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