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2日,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生態稻漁養殖基地農戶在打撈稻田生態魚。金秋時節,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銀川市引黃灌區水稻飄香、魚肥蟹美。近年來,銀川市進行農業產業升級,建設生態漁場15個,大力推廣魚、蟹、稻綜合種養殖的綠色循環模式,實現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百姓獲益。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生態稻漁養殖基地的水稻已成熟(9月12日攝)。金秋時節,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銀川市引黃灌區水稻飄香、魚肥蟹美。近年來,銀川市進行農業產業升級,建設生態漁場15個,大力推廣魚、蟹、稻綜合種養殖的綠色循環模式,實現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百姓獲益。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9月12日,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生態稻漁養殖基地農戶在打撈稻田生態魚。金秋時節,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銀川市引黃灌區水稻飄香、魚肥蟹美。近年來,銀川市進行農業產業升級,建設生態漁場15個,大力推廣魚、蟹、稻綜合種養殖的綠色循環模式,實現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百姓獲益。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這是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生態稻漁養殖基地(9月12日攝)。金秋時節,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銀川市引黃灌區水稻飄香、魚肥蟹美。近年來,銀川市進行農業產業升級,建設生態漁場15個,大力推廣魚、蟹、稻綜合種養殖的綠色循環模式,實現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百姓獲益。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9月12日,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生態稻漁養殖基地農戶在打撈稻田生態魚。金秋時節,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銀川市引黃灌區水稻飄香、魚肥蟹美。近年來,銀川市進行農業產業升級,建設生態漁場15個,大力推廣魚、蟹、稻綜合種養殖的綠色循環模式,實現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百姓獲益。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9月12日,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生態稻漁養殖基地農戶在打撈稻田生態魚。金秋時節,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銀川市引黃灌區水稻飄香、魚肥蟹美。近年來,銀川市進行農業產業升級,建設生態漁場15個,大力推廣魚、蟹、稻綜合種養殖的綠色循環模式,實現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百姓獲益。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9月12日,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生態稻漁養殖基地農戶在打撈稻田生態魚。金秋時節,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銀川市引黃灌區水稻飄香、魚肥蟹美。近年來,銀川市進行農業產業升級,建設生態漁場15個,大力推廣魚、蟹、稻綜合種養殖的綠色循環模式,實現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百姓獲益。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這是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生態稻漁養殖基地(9月12日攝)。金秋時節,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銀川市引黃灌區水稻飄香、魚肥蟹美。近年來,銀川市進行農業產業升級,建設生態漁場15個,大力推廣魚、蟹、稻綜合種養殖的綠色循環模式,實現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百姓獲益。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