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俄羅斯的全國“統一投票日”,俄舉行大規模地方選舉,選民依法選出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兩個空缺席位的議席、16個聯邦主體的行政長官和6個聯邦主體議會的議員。此外,俄聯邦主體和自治機構總共要舉行5800場不同級別的選舉,選出相應的議員和行政長官。 本次投票覆蓋俄羅斯82個聯邦主體,將選舉產生3.6萬名代表,約4600萬人參加投票,幾乎占全國選民人數的一半。塔斯社報道稱,這次選舉標志著俄羅斯進入新一輪“選舉政治周期”,被視為2018年俄羅斯總統大選的“總彩排”。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1日報道,根據選舉結果統計,贏得本次選舉的16個聯邦主體的行政長官全部來自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簡稱“統俄黨”)。而在6個聯邦主體議會共309個議席中,統俄黨贏得了239個議席。 來自12個國家的28名國家觀察員前往俄各地監督選舉。俄政府對選舉暴力“零容忍”的態度早已預示此次選舉不會出什么岔子。選舉結果事實上也早已毫無懸念,總體來說,俄羅斯的選舉機制對現任執政團體“十分偏愛”。 首先,俄羅斯的選舉法律和規則不停在改變,每次改變在制度保障上都向著既得利益者傾斜,甚至包括投票日期,比如此次選舉的投票日設在“城市日”這天,利用人們慶祝節日的情緒來分散對投票的注意力;第二,俄羅斯選舉法賦予選舉委員會充分的權力,比如它可以拒絕一些人登記成為候選人;第三,在俄羅斯,從登記成為候選人到正式投票日的時間非常短,僅僅3個月的時間,對政治新手來說,根本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宣傳、拉票。因為選舉委員會認為,還沒有宣布選舉正式開始就進行拉票是非法的。第四,執政黨的候選人擁有壟斷性的媒體資源,而反對派的候選人缺乏足夠的政治資金去宣傳造勢。他們可能只能依賴于一些私人的捐款,卻得不到大財閥的支持。事實上俄羅斯的政商關系十分復雜,某個大企業支持反對派幾乎意味著跟政府作對。 在這樣的選舉機制下,現任執政團體擁有絕對優勢的選舉資源,統俄黨壓倒性地贏得地方選舉也就不足為奇了。 盡管在本次選舉中,統俄黨大獲全勝,但是在地方議會層面,依舊能看到兩大趨勢在逐漸顯現: 第一,“新生代”正在崛起。《莫斯科時報》 報道稱,在莫斯科市議會的競選中,青年候選人比例達到俄羅斯獨立以來的峰值:35歲以下的候選人占候選人總數的36.89%,而這個數據在2012年是32%,在2008年只有25%。 俄政治學家尼古拉·馬洛諾夫認為,新生代政治力量迅速成長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對于有政治抱負的年輕人而言,他們根本沒有辦法直接進入上層,而地區層面的選舉是進入政治生活的唯一機會。“我們沒有通道走進上層,但是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些改變。”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身為兩個孩子媽媽的尤利婭·謝爾別科娃在選區內挨家挨戶地拜票。 第二,“反對派”的政治可能性正在增加。此次地方選舉最為引入注目的人物要數德米特里·古德科夫。現年36歲的古德科夫是一位名副其實的“80后反對派”。出身于政治世家、畢業于莫斯科大學新聞系的古德科夫2005年起就投身青年政治運動,2012年成為“反普京運動”的領導人物之一。 俄國際文傳電訊社11日引用古德科夫的話稱,在莫斯科市議會的選舉中,由他本人積極聯合的包括“亞博盧”、人民自由黨、俄羅斯共產黨和獨立候選人在內的統一民主黨贏得了266席,占全部1502席的17.7%。盡管統俄黨占據著77%的絕對票選優勢,但對古德科夫而言,這一結果已經標志著階段性的勝利,“我的目標是贏得明年的莫斯科市長選舉,當然我更想通過個人的努力改變當前的政治模式和整個政治文化氛圍。” 很明顯,古德科夫把此次地方選舉看做是實現他政治理想的第一步。有人把這種理想稱為“政治優步”(Political Uber):在智能化的時代里,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成為出租車司機;同樣在新的政治時代,每個人也都有政治參與的自由權利。 事實上,以上兩種趨勢是并肩而行的,“蘇聯解體后的一代”正在成長為俄羅斯政治生活的新生力量,“老派”的政治家已很難吸引到他們,而以古德科夫為代表的“反對派”卻往往能成為他們的“代言人”。(見習記者劉暢) |
相關閱讀:
- [ 09-02]哥倫比亞前武裝組織成立政黨進入政壇
- [ 09-02]又出“驚人言論” 日本政壇右翼色彩漸濃
- [ 08-25]不滿馬克龍 奧朗德喊話:我還沒退出政壇呢!
- [ 08-19]“國籍風波”難平 澳大利亞政壇最怕“扒家底”
- [ 08-10]不信任投票折射南非政壇新分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