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中國治)破題“勝戰之問” 中國推進改革強軍 中新社北京9月13日電題:破題“勝戰之問”中國推進改革強軍 中新社記者 李純 “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強國夢就難以真正實現。”放眼當今世界,加緊推進軍事變革成為大國贏得戰略主動權的共同選擇。世界新軍事革命速度之快、范圍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既為中國軍隊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同時亦提出了嚴峻挑戰。 履新中央軍委主席之初,習近平提出,“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 軍方人士認為,這一新時代的“勝戰之問”,無疑傳遞出中國領導人矢志強軍的政治擔當。與之相應的是,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正式提出。強軍目標提起中國軍隊建設的總綱,發出強軍興軍總動員令。 為何要提出強軍目標?在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潘新毛看來,強軍目標解答的是“中國軍隊應該如何發展”的問題。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治軍的“解題思路”日漸清晰。解決矛盾問題、實現強軍目標、適應新的需求,中國軍隊的出路在于改革。 2015年11月底,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發出“改革強軍”動員令,一場中國軍隊的重塑之戰由此打響。 自彼時以來,中國陸續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調整組建15個軍委機關職能部門,劃設五大戰區,實施聯勤保障體制改革,組建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展開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 今年4月,中國軍方對外公布,原18個集團軍調整組建為13個,對于推動中國軍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7月,新調整組建的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成立,被視為推進改革強軍、構建解放軍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和軍事科研體系的戰略舉措。 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軍隊歷經多次革故鼎新。但在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趙小卓看來,本輪軍改是一次“體系性的變革”,幾乎涉及軍隊每個人的利益,其力度、深度遠非之前歷次改革所能及。 談到中國軍隊改革的動因,趙小卓認為,放眼世界大勢,戰爭形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聚焦戰略要求,軍隊職能使命隨國家利益的拓展而拓展;從軍隊內部看,武器裝備水平、官兵知識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就需要中國軍隊的組織形態隨之改變、與之相適,否則將落后于時代。“改革就是要盡最大努力回答‘勝戰之問’。” 中央軍委印發的《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指出,按照總體目標要求,2017年至2020年,對相關領域改革作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持續推進各領域改革。 目前,軍改雖未到“鈴響交卷”的一刻,但從近幾個月來的數次“落筆”看,中國軍隊在這場“大考”中已有不少亮眼“答案”。 7月30日,中國首次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為主題進行專項閱兵。參閱的九大作戰群組按照實戰要求編成,以戰斗的姿態投入閱兵,近半數受閱裝備為首次公開亮相。 8月7日,在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調整后,中國海軍第一次組織在黃海、渤海兩個方向同時實施大型實兵實彈演習,最大限度檢驗體系作戰能力、戰法訓法、武器裝備效能。 7月底至8月中旬,中國軍隊參加了俄羅斯主辦的“國際軍事比賽-2017”,在14個比賽項目中奪得9個團體第一、5個團體第二和26個單項第一,展現了中國軍隊在軍兵種建設和軍事訓練領域取得的成績。 潘新毛認為,在非戰爭環境下,進行實戰化演訓與參加國際軍事競賽也是檢驗改革成果的有效方式。近年來的中國軍隊,演訓內容與方法愈加貼近實戰,在一些國際軍事比賽中也取得不俗“戰績”。“這說明中國軍隊的水平在提高、戰斗力在增強、傳統在發揚、部隊在前進。” 在趙小卓看來,改革仍處在進行時,還需付出大量努力。改革方向既定,中國軍隊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把改革藍圖徹底變成現實,才能完成軍隊的真正轉型”。 |
相關閱讀:
- [ 09-13]【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突破超越鑄就強軍偉業
- [ 09-10]偉大的變革 歷史的跨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和推進強軍興軍紀實之三
- [ 08-30]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和推進強軍興軍紀實之二
- [ 08-18]必須堅持用黨在新時期的強軍思想武裝官兵
- [ 08-15]青春逐夢,銳不可當奔強軍——記陸軍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突擊車車長王銳(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