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14日下午,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金啟動大會在北京舉行。該基金以母基金與直投結合的方式,投資具有市場潛力的前沿科技產業化項目,完善高科技企業培育孵化體系,引領高科技產業發展。 9月14日下午,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金啟動大會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亞平致辭。李友好 攝 為何要設立這一基金?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亞平表示,在轉化工作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各研究院所還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未能形成生產力,未能為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創造應有的價值。這其中,既有現行科技評價與激勵機制有待完善、部分科技成果缺乏應用針對性等原因,另一方面,針對科技成果轉化初期、創業企業早期孵化階段的風險投資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突破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才能打開科研院所和大學的科技成果寶藏。” 張亞平說,為有效促進先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中國科學院決定發起設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金。 張亞平指出,對中國科學院來說,這是一件創新性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是中科院以社會化、市場化機制,撬動更多社會資本,促進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一次重要探索。 對于該基金設立的必要性,中國科學院控股公司董事長吳樂斌分析稱,科技成果轉化需要產、學、研深度合作,并且由于周期長、涉及主體多、風險高,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社會資本不敢投、不愿投,表現出市場失靈的狀況。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走向商業創新的不可或缺的首要環節,迫切需要政府財政加大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作為中國自然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中科院在全國范圍有100多個院所、6萬多名科研人員、700余名院士,有著深厚的科研資源、優秀的科研人才團隊和充沛的科技成果與專利。201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幫助各類企業新增銷售收入3831億元,利稅472億元,其中,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使12個省的地方企業當年新增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使71個地市級的企業當年新增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 9月14日下午,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金啟動大會在北京舉行。圖為活動現場。李友好 攝 吳樂斌透露,預計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母基金)首期規模為30-50億元,同時將圍繞戰略新興產業、結合區域產業布局,設立20-30支子基金,形成200億左右的基金總規模。 此次啟動會上,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金與七家科研院所簽約合作設立子基金意向協議,并與五家企業簽約投資意向協議。除了重點投資投資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外,基金還將投資其他優質的高科技項目。 與此同時,該基金將與地方政府建立密切合作,推動優秀科研成果的落地,促進科技與地方產業需求的結合。屆時,將選擇一批產業化條件較好、合作基礎扎實的地方政府或科技園區,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在科技企業和重要項目落地、研發及科技產業合作、成果轉化基地、科技園區建設等方面給予優先機會,通過項目集中落地和全方位服務,更好地促進科技企業的成長。 而對于地方政府而言,通過與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母基金合作共建子基金,能夠放大科技投資規模,增加高水平的創新科技供給,強化科技成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通過前沿科技成果占據產業轉型制高點,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據介紹,該基金將由專業團隊來管理,通過投資具有應用前景的前沿科技成果,占據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實現基金競爭優勢、保障較高收益。(完) |
相關閱讀:
- [ 09-12][中國夢實踐者]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八位海歸科學家:與世界頂尖選手并跑的人
- [ 09-09]中科院研制APSOS“透視”10萬米垂直大氣層
- [ 09-08]12年來最強太陽耀斑抵達 中科院專家稱此次地磁暴對人體無害
- [ 08-14]專訪:讓中國轉基因鯉魚盡快“游”向餐桌——訪中科院院士朱作言
- [ 07-07]中科院報告:今年全球前10大集裝箱港口中國占7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