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能源開采、運輸,離不開海洋裝備技術的蓬勃發展。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突破了一批高端海洋裝備重大核心關鍵技術,其中,“中船集團高端海洋裝備科技創新工程”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二等獎。在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設計建造領域奠定了“中國唯一、世界先進”的地位。 海陸相通 海洋開發,依托于海洋工程建設力量。當前,加快海岸帶、中國海域及大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快港口經濟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步伐,成為踐行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在這片廣闊的藍海中,一些傳統制造和建筑類企業正不斷向海洋延伸觸角,同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洋山島,本是東海之上的一座普通小島,而在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旗下中建港務建設有限公司的百變魔術手下,此處躍身成為世界最大的海島型人工深水港洋山深水港。洋山港建設至今,中建港務洋山項目總部致力于打造國內水工工程建設新高程,3項施工工法獲評國家一級工法,6項施工工法被評為交通部水運工程一級工法。 就施工難度而言,港珠澳大橋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項“世界工程奇跡”,是在50米海底、數萬噸水壓下,由33根180米長、重7.4萬噸巨龍般的沉管組成的海底隧道,與東西兩座海上人工島,溝通起這個世界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自主創新世界領先的沉管隧道技術讓被譽為“超級工程”的港珠澳大橋變成現實。 管線鋼,是鞍鋼集團的一項明星產品。在西氣東輸、陜京二線、川氣東送、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一線、二線)等國家重點工程中,都活躍著鞍鋼管線鋼的身影。從陸地深入海底,鞍鋼針對海底環境復雜、壓力大,管線受波濤浪涌影響較大的特殊環境,按照業主要求,實現供貨的鋼板最大寬幅需達到3724毫米,這是目前為止亞洲海底管線工程供貨中最大寬幅的管線鋼板。 2017年6月,鞍鋼管線鋼又化身“蛟龍”深探南海,使亞洲最大管徑海底輸油管線一次投用成功,這是鞍鋼集團公司支撐中國海洋強國戰略的又一戰果。 |
相關閱讀:
- [ 09-15]科技創新,邁向世界一流軍隊的強大引擎
- [ 09-14]寧德市將支持傳統產業加快科技創新與兩化融合
- [ 09-13]我縣舉行樹葡萄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 [ 08-30]金磚國家對世界科技創新的貢獻率逐漸提高
- [ 08-28]三明32家企業獲省科技創新券補助182萬多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