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
2017-09-15 21:15:0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陳虹虹 陳暉 |
分享到:
|
三、用自信舉旗,以創新推進:十八大以來黨的意識形態創新的重要理論品格 偉大的事業需要堅定理論自信,偉大的實踐需要推進理論創新。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需要我們黨始終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守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堅守社會主義制度,要有理論自信,要有戰略定力。習近平同志說:“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突出強調理想信念問題,強化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領航功能,要求領導干部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看家本領。他說:“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就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實現理論創新,才能不斷增強意識形態的生命力。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勇于在實踐基礎上推進理論創新,深刻闡述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明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提出了五位一體、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等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戰略、重大舉措,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 用理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以理論創新實現與時俱進,從堅持與創新的結合上極大地增強了意識形態的生命力。 四、用夢想助力,以話語貼近:十八大以來黨的意識形態創新的重要話語方式 意識形態能否獲得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和國際認可,取決于其是否有為人民群眾和國際社會所認同的國家目標或理想。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步入發展的新階段。十八大以來意識形態工作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提出了一個“富有感召力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國夢體現了近代以來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你的夢、我的夢、大家的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價值追求,這是凝聚中華兒女的“最大公約數”。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我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提高我國的國際話語權是在全球意識形態領域中贏得主動權、主導權的重要課題。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價值、一帶一路等對外話語體系,展現了當代中國在紛繁復雜的國際競爭中秉持兼濟天下,為建造“人類命運方舟”而努力的價值理念、積極思考和實際行動。這些話語擺脫了西方話語范式,具有自主性、原創性,體現了中國實踐、中國立場、國際表達。中國夢被詮釋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體現了休戚與共、合作共贏,曲高和眾、通俗易懂。 用民族復興助力凝心聚力,以共同命運拓展國際話語,從國內與國際的結合上極大地增強了意識形態的吸引力。 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新經驗、概括新觀點、形成新思想、創立新理論,不斷豐富、完善、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意識形態的創新和與時俱進。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作者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導。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共產黨執政倫理研究”[項目批準號17AZX016]的階段研究成果)。 |
相關閱讀:
- [ 09-15]【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總書記走過的扶貧路
- [ 09-15]“喜迎十九大”工作成就篇——五年來,我們職工在平凡的崗位上,敬業奉獻!
- [ 09-15]【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這五年,意識形態工作鞏固思想上的團結統一
- [ 09-15]【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 [ 09-15]【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改革開放40年是惠及世界的中國實踐
- [ 09-15]十九大獻禮劇《谷文昌》公映 受到文藝界好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