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提高農村養老服務水平,探索實施農村養老的新模式。
央廣網濟寧9月15日消息(記者 劉穎超 山東臺記者 張聰)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提高農村養老服務水平,探索實施農村養老的新模式。山東濟寧的鄉村醫生張波借著政策的東風,在微山島上辦起了一座“醫養結合”的老年護理院。 作為湖區的鄉村醫生,張波經常要自己劃船上門給鄉親們看病拿藥 時值酷暑,微山島上熱浪襲人,鄉村醫生張波正在給幾位老人貼“三伏貼”。在這所三層樓高的農村養老院里,常年居住著三十多位老人,邊治病邊養老。張波介紹說,“湖區的空氣濕度大,常見病多發病主要的還是骨關節疾病。像骨質增生、關節炎、風濕類風濕、頸肩腰椎疼,都是這樣的病。” 微山島地處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內,它四面環水,島上有居民一萬多人,其中四分之一是留守老人或空巢老人。作為一名鄉村醫生,幾年前,張波在島上建立了這家醫療養老機構,由于資金短缺,曾一度陷入困境。在他的辦公桌上,放著厚厚十七個筆記本,是島上十四個行政村和三個湖區村民前來看病留下的賬本。有的老人去世了十幾年了,帳還沒還上,成為一筆名副其實的“糊涂賬”。張波告訴記者,“有錢沒錢都看病,有錢就當時給,沒有錢的,等子女打工回來給。原來合計過是五十三萬。”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