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志丹縣金丁鎮胡新莊社區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在上課(2013年3月20日攝)。 志丹縣大力推進新農村社區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上世紀30年代,范長江曾以一部《中國的西北角》揭開這片土地的神秘面紗,當年西北的貧困和落后為世人震驚。時光荏苒,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再看中國西北角,黃土地早已不是范長江筆下的那個西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正深深植根于這片土地。隨著國家一個個大布局、大戰略、大規劃的實施,西北大地上,一幅幅壯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駐操營鎮九門口村的長城附屬建筑點將臺保護修繕工程近日竣工。據了解,該點將臺高約20米,占地200多平方米,由大小兩個墩臺組成。為修復這座點將臺,國家文物局撥付321萬元人民幣,按照明朝時的建筑形制,采用糯米砂漿、鉚釘、石塊等材料修繕,對塌陷部分原位補砌,并適當增加拉結等加固措施,修舊如舊。 一個你未曾見過的彩色世界——還原秦始皇帝陵兵馬俑的“中國色彩” “草茫茫,土蒼蒼。蒼蒼茫茫在何處,驪山腳下秦皇墓。” 43年前,中國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鏟子、刷子和棉簽打開已塵封兩千多年的黃土,一個震驚世界的神秘地下軍陣在陜西臨潼重現世界。威名赫赫的秦帝國就這樣露出了它絢爛的冰山一角:朱紅、紫紅、粉紅、粉綠、粉紫、粉藍、桔黃、黑、白、赭……一尊尊神態各異的兵馬俑軍陣儼然,仿佛仍在守護著大秦帝國。然而,這些兩千多年前的“中國色彩”卻只維持了短短幾分鐘,甚至只有15秒——須臾之間,顏料紛紛脫水、起翹、剝落。 “驚嘆之余,你甚至連拍照的時間都沒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文物保護部主任夏寅說。站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廳一隅,夏寅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多數世人未曾見過、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的多彩世界,一個中國考古工作者努力數十年還原秦始皇帝陵兵馬俑的“中國色彩”的故事。 9月9日,游客在釣魚城景區內游覽。 釣魚城位于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山,三面據江,危崖拔地。釣魚城現存8公里城垣、8道城門及炮臺、棧道、水軍碼頭、兵工作坊等軍事古跡,是國內保存完好的古戰場遺址之一,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9月10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花車參加巡游活動。當日,2017年上海旅游節花車巡游活動在市區淮海路舉行。今年的旅游節主題是“相約一帶一路”,共有25輛花車和33個中外表演方隊參加,精彩展示中外文化的互動交融。 9月17日,在江蘇省盱眙縣明祖陵鎮明祖陵村家庭農場集群示范區,農民李林(左)、劉萬斌在稻田里收蝦。 金秋時節,江蘇省盱眙縣的稻田里一片繁忙景象,當地農民正趕在稻谷收割前搶收稻田里養殖的小龍蝦。近年來,盱眙縣大力發展“蝦稻共生”立體生態循環種養,通過農業合作社等形式,帶動當地農民在稻田里進行水稻和小龍蝦循環種養。稻田養蝦不僅提高農田的單位產出,而且讓水稻種植更加綠色環保。目前,盱眙縣實施“蝦稻共生”的面積達到13.5萬畝,畝均增加收入2200元。 這是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東盟商品館馬來西亞展區的蛋糕卷(9月14日攝)。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來自各國的特色美食吸引眾多游客駐足品嘗。 這是9月11日在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東汝鄉阿汝村拍攝的星軌。 位于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東汝鄉的阿汝村,地處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這里空氣稀薄,遠離光污染,是星空攝影愛好者的理想選擇地。 漢中略陽縣觀音寺鎮毛埡子村,距離縣城80多公里,在這個秦嶺小山村里有一名燒包谷酒的小媳婦,因她釀的包谷酒好喝,老鄉們親切地稱呼她“酒妹”。 “酒妹”大名賀正麗,一家三口,丈夫在西安打工,兒子上一年級,她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鄉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族黑陶的發源地,以湯堆村最負盛名,整村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家會制陶。 位于廣西西北部大石山區的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溫和小學巴丁教學點,群山環繞,交通十分不便。從縣城到教學點所在的巴丁屯需要花費好幾個小時。 9月11日,無錫市揚名中心小學的學生在主題班會活動上朗讀短文。當日,江蘇省無錫市揚名中心小學開展以推廣普通話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迎接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的到來。今年的9月11日至17日是第二十個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主題為“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9月12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恒昌店巷小學學生在玩魔方。 當日,一場主題為“小魔方大智慧”的益智趣味活動在呼和浩特市恒昌店巷小學舉行,來自該校“魔方社”的同學齊聚一堂,通過學魔方、玩魔方、賽魔方,享受魔方益智游戲帶來的快樂。今年秋季,該校將魔方益智游戲引進校園,旨在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記憶力和反應力。 位于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的毛烏素沙地綠意蔥蘢(9月7日攝)。近年來,鄂爾多斯市開始從荒漠化治理中,收獲農牧民增收、工業發展的碩果,生態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按照國家防總批復要求,9月10日凌晨起,長江三峽樞紐工程正式啟動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預計10月底或11月份,三峽工程將蓄至175米水位。 今年42歲的李華,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北涼粉”的傳承人。她18歲進入國營南充“川北涼粉”店,師從第五代傳人何碧玉,在店里工作7年。1998年該店關門。為了能夠將擁有24道工藝的這道美食傳承下去,李華開始了創業之路。在丈夫的支持下,李華把“川北涼粉”這個老字號從小吃店辦成了企業。借助蘭渝鐵路四川段、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互聯網的優勢,李華夫婦將“川北涼粉”賣到了全國18個省區市,開設的直營及連鎖加盟店197家,實現年銷售收入3.63億元。蘭渝鐵路全線開通在即,李華希望借助這條鐵路,把“川北涼粉”帶到更多地方。她的目標是讓“川北涼粉”這一傳統的四川美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9月10日,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白泥鎮的農民在收割水稻。秋高氣爽,位于黔北的遵義市余慶縣的水稻陸續成熟,豐收在望。 9月12日航拍的萬佛湖萬佛島。萬佛湖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境內,湖面50平方公里,容水9億立方米,是國家地質公園和中國首批“國家水利風景區”。2016年,萬佛湖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它以島湖風景為載體,形成以湖泊景觀、火山景觀、文化景觀為一體的島湖文化旅游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賞度假。 9月11日,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乖幺妹土家織錦基地,學員們在學習織錦技藝。 近年來,湖南張家界市武陵源區針對農村留守婦女定期舉辦土家織錦技能培訓班,提升留守婦女的就業和創業能力。目前,全區累計有1200多名農村婦女通過系統培訓,掌握了土家織錦技藝,她們通過入股合作社或個人自辦加工作坊等方式,利用農閑時間編織土家織錦拖鞋、服飾、收藏畫等特色旅游商品,增加收入。 9月11日,王俊偉在組裝楊莊笙。河北省景縣楊莊村的工匠王俊偉多年來一直不斷研究和傳承有近兩百年歷史的楊莊笙制作技藝,其制作的楊莊笙工藝精湛、音色純正,受到市場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