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體系可以避開“灰犀牛” 最近一段時間,“灰犀牛”成了我國金融市場熱詞。所謂“灰犀牛”,是比喻大概率會發生且影響巨大的風險。人們用“灰犀牛”來指稱我國金融體系面臨的債務、影子銀行等風險。在日前舉行的李克強與六個國際組織負責人第二次“1 6”圓桌對話會中,與會的國際組織人員也在這方面對我國提出了一些建議。 “灰犀牛”風險雖值得關注,但并非不可避免,我國金融體系具備避開“灰犀牛”的有利條件。比如,我國儲蓄率長期處于高位,對國內債務形成支撐,是抵御債務危機的有力屏障。在供給側改革的帶動下,我國實體經濟增長平穩性也強于過去幾年,降低了金融體系的壞賬風險。而且,我國政府對金融體系擁有較強影響力,在必要時可以阻斷金融風險在市場內的傳播和放大。 把握好這些有利條件,并在金融政策調控方面做好以下關鍵三點,我國完全可以避開“灰犀牛”,從而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第一、需要做好金融與實體之間的配合。實體經濟穩定是金融穩定的前提。因此,金融體系要支持實體經濟,尤其要注意滿足那些代表經濟轉型發展方向的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也必須認識到實體經濟的結構轉型有一個過程,傳統增長引擎仍將在相當長時間內發揮重要作用。不可強行截斷流向這些引擎的融資,試圖用金融來倒逼實體轉型,否則會導致資金投向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之間的錯配,阻塞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通道,引發實體經濟的融資難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堆積。 第二、需要把握好金融監管的平衡,既堵后門,也開正門。強有力的金融監管可保障金融體系平穩運行。打擊市場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阻斷風險在金融體系內無序擴散及放大,是金融監管必須要發揮的功能。對影子銀行等游走在灰色地帶的金融業務監管理應強化。但金融監管不是把一切都管死,也不能運動式地推進,而應該著力構建松緊適度且有彈性的長效機制。要注意發揮信貸、債券和股票等標準化融資方式的融資功能,從而讓資金更透明地在金融體系中流動。 第三、需要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金融風險的防控重點。經濟金融形勢在不斷變化,金融風險也隨之在不同領域浮現。最近幾個季度,我國金融體系壞賬率隨著經濟企穩而走低,人民幣匯率預期趨于穩定,金融杠桿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不過,兩個新金融風險點正在浮現。其一是對地方政府融資的清查,已經顯著抑制了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拖累了基建投資增速,存在形成爛尾工程的風險。因此,有必要加大財政資金對基建投資的支持力度,在保持基建投資平穩增長的同時,為清查地方政府非正規融資留出空間。其二是供給側限產政策大幅推高了上游產品價格,在加大經濟運行成本的同時,也刺激了對相關金融產品的投機行為。此時,有必要增加限產政策的價格敏感性,并通過增加交易成本等措施來抑制金融市場中的炒作氛圍。 |
相關閱讀:
- [ 09-18]祝憲: 創新產品和服務 走出新的開發金融之路
- [ 09-18]郵儲三農事業部邵武營業部:服務“三農”普惠金融發展
- [ 09-18]點亮微心愿,恒豐銀行福州分行助力金融助學
- [ 09-18]龍巖市出臺金融政策支持林農“耕山”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