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以來,俄羅斯各大城市頻頻遭遇虛假炸彈威脅報警電話襲擾,截至目前,有關部門已疏散超過18萬民眾,并在近600個公共場所進行了爆炸物品排查。這到底是惡作劇,還是精心策劃的挑釁? 誰是“主謀”大猜想 分析人士稱,這波匿名恐怖電話浪潮歷時久、范圍廣、規模大,組織策劃的可能性較大。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問題專家李偉表示,幕后黑手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是俄境內恐怖組織“北高加索酋長國”。該組織長期以來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嚴峻挑戰,其襲擊特點是專挑交通設施、公共場所下手,制造恐怖混亂局面。 上海社科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立凡認為,這次匿名恐怖電話是通過網絡撥打,俄聯邦的通訊平臺是打通的,比如俄最大電信運營商俄羅斯電信在車臣就有發射臺和終端,易被車臣武裝分子等俄境內恐怖組織利用。 第二種可能是與“伊斯蘭國”(IS)有關的國際恐怖勢力。但李立凡認為,讓IS“背鍋”似嫌牽強。首先,雖然IS叫囂要報復國際反恐力量,但是IS 的重點目標是美國和歐洲國家,而不是俄羅斯。其次,IS通常會采取自殺式炸彈之類更簡單暴力的手段,用電話警告不像IS的風格。 第三種可能是黑客。據俄媒報道,部分匿名報警電話通過國際虛擬運營商的IP電話撥打,并且很可能借助某種病毒程序,“據此不排除黑客組織制造事端的可能”,李偉說。俄《獨立報》援引信息安全和情報專家安德烈·馬薩洛維奇的話說,這些電話是黑客襲擊的新變種,意在制造動蕩局勢。 “電話恐怖主義”性價比高 眼下,俄羅斯已將事件定性為“電話恐怖主義”。莫斯科刑事偵查警官謝爾蓋表示,“電話恐怖主義”雖然不動用一般意義上的恐怖襲擊手段,但卻能造成高度的心理緊張,且讓人們長期處在驚慌失措的狀態中。也就是說,不動用真槍實彈,就能夠制造“性價比”比較高的恐怖效果。第二,它還能帶來經濟損失。俄《獨立報》稱,恐怖電話僅在莫斯科就帶來超過1.7億盧布(約合1930萬元人民幣)的商業損失。 “電話恐怖主義”并非剛剛涌現的新事物。曾供職于蘇聯克格勃反恐分隊的上校弗拉基米爾·盧采恩科表示,“電話恐怖主義”在上世紀90年代也曾有過,并達到高潮,甚至連在癌癥中心接受治療、剛做完手術的孩子們都受此襲擾。此外,這種情況在德國、西班牙和英國也時有出現。 盧采恩科表示,在過去,犯罪分子使用自動收費公用電話謊稱炸彈,打完電話就開溜,但如今他們更狡猾地借助網絡和手機撥打電話。如果這些“恐怖分子”在國外,那么就更難抓住他們。俄媒稱,本輪匿名恐怖電話是通過網絡撥號,恐怖分子還使用了多個網絡電話服務器,且彼此聯絡廣泛使用加密技術,導致追查來源難上加難。 這波神秘“詐彈”電話到底因何而起,又是誰在操控,隨著俄方調查的深入,或許真相會逐步浮出水面。(廖勤 張全) |
相關閱讀:
- [ 09-19]俄“詐彈”電話頻襲擾 超過18萬人被疏散
- [ 09-14]莫斯科2萬人因“詐彈”威脅被疏散
- [ 09-18]莫斯科再次受到“詐彈”電話襲擾
- [ 09-15]頻現神秘“詐彈”威脅 俄安全部門“忙壞了”
- [ 09-14]俄羅斯多地持續被“詐彈”電話襲擾
- [ 08-30]加拿大駐柏林使館遭遇“詐彈”威脅 已解除警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