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甲鑄) 86歲的邱雙炯坐在考究地木制長椅上,語速徐緩。盡管早已功成名就,但老人并不急于談及德化瓷:這門技藝究竟該怎樣才能更好的傳承下去。 傳承下去,這是整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面臨的一項巨大使命。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活態呈現的重要內容和主要載體。如何提高傳承水平,是關系到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一個不容懈怠的重大問題。 離開邱雙炯老人的研究所,夕陽已打上德化街頭。實際上,就在古瓷都一如往昔的黃昏里,在德化的兩處培訓課上,一些孩子還依舊在白磁盤上一次次描線又擦掉,一些學員也還在灼熱的培訓班里手握刻刀——德化瓷燒制技藝這一非遺項目的傳承正走在一條卓有成效的實踐之路上。 德化瓷一定要傳下去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當代知名雕塑藝術家邱雙炯 (王甲鑄 攝) 福建德化和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鎮并稱為中國三大古瓷都,其出產的德化瓷以“中國白”、“東方藝術珍寶”之名享譽天下。但晚清以后,德化瓷業卻每況愈下,其間只有蘇學金、許友義等少數民間藝人苦苦堅持,直到新中國成立,德化瓷業才獲得新生。 如今已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終生成就獎獲得者的邱雙炯1932年出生,自幼喪父,家境貧寒,14歲自謀生路到瓷莊做了6年學徒。此后,邱雙炯在政府部門任職,并曾擔任德化縣委副書記,直到退休后才又投入到陶瓷事業中。 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德化陶瓷燒制還是以柴火為主。經過潛心研究,邱雙炯用他的研究成果實現了德化陶瓷產業“以電代柴”的能源變革,并首創了“薄胎瓷塑”和大體量中國白瓷塑作品。 在他自己創辦的陶瓷研究所里,老人一直堅持“師帶徒”,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瓷塑人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邱雙炯曾說:德化瓷一定要傳下,這是德化瓷都的根。 傳統“師帶徒”模式正在創新 德化瓷 孔子造像 (王甲鑄攝) 但事實是,傳統的“師帶徒”模式本身也亟須創新,以適應現實要求。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盧美彬說,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一直以來都是“以師帶徒”,原本對傳統技藝感興趣的年輕人就少,這樣以來可選擇的面就更窄,真正能學好的優秀的徒弟并不多。 盧美彬同時還是德化職業技術學校的老師,在學校里有自己的工作室。9月20日下午,記者采訪時有8名學生正在工作室里學習在白瓷盤上作畫,這些孩子既是學生,但又都是盧美彬在學校里收的徒弟。 這種傳承和培養模式,源于德化職業技術學校2011年啟動的“師徒制”活動:成立“師帶徒”專業工作室,嚴格遴選徒弟準“入室拜師”機制,不僅簽訂“師帶徒”人才培養協議,還建立“師帶徒”學期考核、監督與溝通機制。 同時學校還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提升非遺相關專業教師隊伍,提升師傅專業水平。據悉,目前學校現有國家級、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大師冠名工作室已有15個。期間共有626名工藝美術專業學生與42名師傅結對,已有358名徒弟出師,成為陶瓷技能型人才。 研培計劃帶動更多人一起傳承 參加德化瓷研培計劃的一名學員 (王甲鑄攝) 離開德化職業技術學校,記者在另外一個培訓班里又見到了一些成年人:準確的說,他們都已是傳承人群,受訓的時間為一個月。前半個月的培訓在學校里進行,后半個月的培訓就直接進到企業,進行校企合作。這個培訓班的名字叫: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福建省第七期暨福建德化瓷燒制技藝培訓班。 2015年,為適應非遺傳承的現實需要,加強傳承能力建設,促進非遺的可持續發展,文化部、教育部實施了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以下簡稱“研培計劃”),旨在提高非遺傳承能力,即幫助傳承人群提高傳承能力,增強傳承后勁。基本要求是幫助非遺持有者、從業者等傳承人群“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是“研培計劃”在福建唯一一所試點院校,2015年起,已完成德化瓷、莆田木雕等11期共660人的培訓任務。院長唐文忠說,做非遺傳承人群培訓,承辦學校一定要和產業進行對接,“研培計劃”進入到企業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探索。 蘇獻忠生于德化陶瓷世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是此次研培計劃德化瓷燒制技藝培訓班的指導老師。蘇獻忠說,“研培計劃”進入到企業,可以讓學校了解企業訴求,也可以讓老師更好的掌握傳承人群的學習動態,這樣以來,學院式的教學和民間“師帶徒”模式就可以進行很好的結合。 國家文化部非遺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一些參加“研培計劃”的學員回去后又自己辦班,把學習所得讓其他傳承人分享;有的則辦起了合作社,帶動更多的人傳承非遺,起到了培訓一個、帶動一片的效果。 |
相關閱讀:
- [ 09-22]開展“喜迎十九大,學習廖俊波,做合格黨員”演講賽
- [ 09-22]【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萌漫|強軍路上我們闊步走來
- [ 09-21]許其亮:凝心聚魂 深化改革 以優異成績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 [ 09-21]迎接十九大特別報道《還看今朝》·云南篇 數說云南 扶貧攻堅成績單
- [ 09-21]十九大召開在即 在組織生活會上普通黨員習近平說了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