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普京與默克爾對話的時候,用俄語的時候多,還是用德語的時候多? 外人還真難猜。畢竟,普京年輕時就作為克格勃官員派駐前東德城市德累斯頓直至蘇聯解體,與當時的東德國家安全部(“斯塔西”)密切合作,練就一口流利德語;而從小在蘇聯管制下的東德長大、見證了柏林墻的建起和倒塌,默克爾的俄語水平足以讓她得到獎學金游學蘇聯,她的舊日同窗還記得她借等公交車的時間抓緊學俄語的勤奮事跡。 論起對彼此國家文化的了解,這兩位領導人可謂不分伯仲;而論起在各自國家內掌握大權的長久度與牢固度,兩人也有得一拼。當今世界,或許很難再找到另一對國家領導人如此“知己知彼”了。 然而,了解不等于理解,相知未必相親。普京和默克爾近年互動不可謂不頻繁,卻鮮有溫情脈脈的氣氛。 【他們的分歧,不光是“愛不愛狗”】 10年前一場“狗狗風波”雖然在兩國外交史上只算得上是個花邊新聞,卻泄露出默克爾與普京關系中的張力。2007年,到訪俄羅斯索契的默克爾與普京會晤。談話間,普京的愛犬、黑毛拉布拉多犬“科尼”突然闖進會場,默克爾神色當即有點發慌,但很快恢復了自持風度。普京對她說:“這狗沒嚇到您吧,它很乖的。”這狗繼續在默克爾面前逗留了好一會兒。 此事當時被德國媒體廣泛討論,普遍認為是普京借以威懾默克爾的“小把戲”。多年后,普京對媒體解釋說他當時只想活躍下氣氛,他以為默克爾喜歡狗。 默克爾因被狗咬過,所以怕狗。這件事德國人都知道。普京真不知道嗎?默克爾后來曾說,她看穿了普京的用意:“他想證實自己是個爺們兒……他害怕他自己的軟肋。” 2017年9月,德國《焦點》雜志刊出《支持和反對默克爾的50個理由》一文,其中一條是“默克爾也許怕普京的狗,但不怕普京狗”。這馬上招來俄羅斯政府抗議。也許文章想形容普京的“兇猛”,但用“狗”來形容一國領導人無論如何是不恰當的,這也透露出了德國人對普京普遍的戒備心理。 默克爾的政治導師科爾與戈爾巴喬夫一起洗過桑拿;她的前任施羅德則常與普京勾肩搭背展示“哥倆好”情誼,卸任總理后還一直在俄羅斯財團掌控的北流天然氣管道公司里當高管。 默克爾的執政風格則向來務實。堅持與莫斯科對話,默克爾并非出于個人情感或價值觀信仰,而是深知德國與歐盟的利益和俄羅斯息息相關。 2013年底爆發烏克蘭危機,默克爾始終堅持通過外交和政治途徑解決危機。她與普京為此通了幾十通電話,見面會談多次。只是,德俄立場相距太大,難以彌合。在普京看來,歐盟東擴竟想囊括近在俄羅斯門口、且與之有著深厚歷史淵源的烏克蘭,實在欺人太甚。 媒體報道,2014年11月澳大利亞布里斯班G20峰會期間,默克爾和普京就烏克蘭問題單獨會談了近4個小時。兩人語言溝通無礙,沒有翻譯在旁,卻最終不歡而散。一向冷靜的默克爾出來時“一臉慍怒”,對普京毫不讓步十分不滿。 【靠不近,離不開】 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后,歐盟啟動對俄制裁,最近又一次延長制裁時間到2018年3月中旬。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毛小紅說,默克爾的對俄立場很明確,就是希望俄羅斯遵守德、俄、法、烏四方在2015年2月達成的明斯克協議。目前烏克蘭東部沖突并無緩解跡象。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鬧獨立,提出建立“小俄羅斯國”。德國認為俄羅斯沒能遵守協議,仍在軍事干涉烏內部沖突。從這個角度來看,俄德關系短期內修復的可能性不大。 自歐盟對俄實施制裁以來,德俄雙邊貿易一度持續走低,俄羅斯所受影響更大。不過,今年上半年,德國企業的俄羅斯業務增長明顯。2017年1月至5月,德國對俄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8.49%,兩國貿易往來比去年同期猛增32%。 德俄關系轉圜也許還有賴美國“助攻”。特朗普上臺后,美國新一輪對俄制裁十分嚴厲,直接影響歐盟對俄投資企業的利益。尤其在能源領域,德國已宣布放棄核能開發,對俄羅斯的天然氣需求大大增加。美國的制裁讓投資俄-歐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的德國企業受損,而美國自己的小算盤是擴大美國頁巖氣的海外市場。 德國和歐盟對于特朗普政府種種“美國優先”的做法非常不滿,公然嗆聲。特朗普退出歐盟積極促成的減緩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又不斷明示暗示美國通過北約機制對歐盟提供安全保護“虧了”。默克爾多次告誡歐盟:不能指望美國,歐盟得靠自己前行了。德國政府或許會從德國切身利益出發,對俄做出一定讓步。 這次德國大選,有望進入議會的各大政黨都在競選綱領中擺明對俄立場。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呼吁俄羅斯遵守明斯克協議,但強調歡迎繼續對話。社民黨主張只要俄羅斯肯逐步兌現協議中的承諾,可逐步松綁對俄制裁。自民黨和綠黨對俄指責更多、更加強硬。 表面上最“親俄”的卻是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其競選綱領呼吁取消對俄制裁,加強對俄經貿合作。今年8月,該黨還組織過“俄羅斯日”活動,主要是為了迎合德國境內約300萬原德裔俄羅斯人及其后代選民。這些人本是聯盟黨的鐵桿粉絲,但他們作為“半個外來者”,對默克爾大量接收難民的政策極為不滿,紛紛轉投排外立場的選擇黨。 毛小紅分析,與俄關系能否較快緩解,取決于大選后組閣方式。如無意外,默克爾的聯盟黨仍是議會第一大黨。一個可能是聯盟黨與社民黨再次組成“大聯盟”,那么有望在前社民黨總理施羅德等人推動下使德俄關系趨向緩和;如果聯盟黨選擇與自民黨、綠黨組閣,德俄關系恐怕還會僵持一段時間。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默克爾繼續在臺上,德俄對話通道不會關閉。默克爾與普京或許“個性不合”,但雙方都是精明的領導人。即使2014年烏克蘭危機鬧得最兇的時候,默克爾也說過這話:“我們知道,歐洲中長期的安全只能通過和俄羅斯一起努力才能得到保障。”(沈敏)(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9-25]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獲得德國聯邦議院選舉最多選票
- [ 09-25]德國大選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領先
- [ 09-25]默克爾的“歌劇魅影”先生:別關注我,謝謝
- [ 09-24]德國聯邦議院選舉投票開啟 默克爾謀求第四任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