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于當地時間24日18時結束投票。根據德國電視一臺當晚21時50分公布的最新出口民調,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獲得了33%的選票,使其保持了國會第一大黨的位置,也使得默克爾開啟其第四個總理任期理論上只是時間問題。 德國電視一臺委托Infratest dimap開展的最新出口民調結果顯示,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獲得33%選票,社民黨獲得20.6%,左翼黨9.1%,綠黨8.9%,自民黨10.6%。帶有右翼民粹主義色彩的德國選擇黨得票率為12.8%。 對于這一結果,默克爾當晚在基民盟中央黨部的選舉集會上表示,基民盟在本次選舉中實現了戰略目標。針對聯盟黨的得票率較之上屆大選有較大幅度的下滑,默克爾強調,不僅要重新贏得那些投票給德國選擇黨的選民的歡迎,并且需要更為認真地對待他們心中的憂慮。在她看來,要實現這一點,“首先需要借助一套好的政策”。 社民黨本次出口民調創下歷屆大選的歷史最低水平。該黨主席舒爾茨當晚承認敗選,并坦言這是一場慘敗。 “今晚標志著社民黨與基民盟/基社盟合作的終結。”舒爾茨宣布不再尋求與聯盟黨組建大聯盟政府,而是讓社民黨在新一屆國會中扮演反對黨。他表示,自己將繼續擔任黨主席,并致力于該黨的革新。 本屆大選民調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自民黨和德國選擇黨,后者的崛起引發廣泛擔憂。由于沒有政黨愿意與選擇黨合作組閣,德國媒體普遍認為所謂的“牙買加模式”(聯盟黨、自民黨、綠黨三黨組閣)可能性最大。 中國人民大學德國問題專家孟虹表示,此次大選結果徹底改變了德國聯邦政黨的光譜和聯邦議會的政黨力量結構,選擇黨副主席甚至宣稱將不斷挑戰政府和“圍獵”默克爾。她表示,根據規定,議會內最大反對黨代表將出任聯邦議會預算委員會主席,所幸社民黨清晰地宣布成為議會反對黨,由此也可遏制選擇黨若作為議會最大反對黨對于政府工作、尤其是政府財政方面的制約。(記者 彭大偉) |
相關閱讀:
- [ 09-25]德國大選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領先
- [ 09-19]默克爾篤定連任?德國大選三大看點
- [ 09-19]少數派在德國大選扮演大角色
- [ 09-14]季軍之爭為德國大選定調
- [ 09-06]德國大選電視辯論:小黨比大黨“吵”得更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