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特戰連官兵進行扛彈藥箱沖刺比賽。聶極鴻攝 沙場怒放“霸王花” ——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女子特戰連體能訓練微觀察 聶極鴻 長城腳下、媯水岸邊,秋老虎的燥熱尚未褪去,只見一隊清一色齊耳短發、膚色黝黑、身手矯捷的女兵全副武裝飛奔而過,速度與男兵無異。這就是正在訓練的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女子特戰連,陸軍首支女子特戰連。 “王敏第一名,23分55秒;周敏姣第二名,23分59秒……”連長胡朝城正組織女兵進行武裝5公里越野考核。報完成績,他告訴筆者:“在《大綱》中,沒有女兵武裝5公里課目,其標準還是空白。即使用男兵的標準來衡量,她們大部分也能合格。” 與男性相比,女性身體機能天生就有差異,嬌嬌女子是如何練就與男兵媲美的成績?胡連長的答案是:“苦練加巧練,從量變到質變。” 建連之初,女兵們攀登訓練爬不上去、跳傘吊環訓練拉不了、跑步跟不上、射擊訓練槍端不穩,甚至戰備拉動時裝載物資也成了難題……用“手無縛雞之力”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回想起這段窘境,胡朝城現在仍滿臉尷尬。頭上頂著“首支”和“特種兵”的光環,但四處都是質疑的目光,若不改變此現狀,豈不砸了招牌? 要成為合格特種兵,首先就要過體能關。雖然連隊大多數女兵體能較弱,但也有兩朵“霸王花”。三排排長彭雙,曾是八一軍體大隊軍事五項隊隊員,2009年曾刷新500米障礙跑世界紀錄,2013年全軍特種兵比武時,被男特戰隊員尊稱為“女教頭”;一排排長蔣淑珍,曾是海軍陸戰隊訓練尖子,渾身是膽,特戰技能讓人折服。 典型就在身邊,榜樣就在眼前。她們開啟每天“白加黑”、每周“5加2”的訓練模式,在訓練場每天都能看到女兵追著男兵訓、女兵比著男兵練的場景。5公里成了訓練前的“開胃菜”;連隊健身房每天都會“人滿為患”;霧霾、下雨等天氣也沒能阻止女兵訓練,室外去不了,她們就借助連隊的樓梯、健身房、心理宣泄室等場地進行;部分女兵手機里還安裝了各種健身軟件,利用課余時間“加餐”。 強化體能光有熱情還不行,科學系統的訓練才是關鍵。“耐力是基礎,速度是前提,力量是保證”“訓練負荷強度一般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80%”“運動后放松恢復對成績提高和預防損傷有重要意義”……彭雙主動當起連隊體能訓練“教頭”,將自己在專業運動隊學到的科學方法傳授給大家。 “周一進行專項力量訓練:40公斤負重半蹲跳4×20個、25公斤負重箭步走4×20個、7.5公斤啞鈴抖腕4×20個;周二進行速耐訓練:2分鐘快、1分鐘慢間歇跑4組;周三進行綜合素質循環訓練:快速高抬腿50秒、仰臥直擺腿30個、平板支撐60秒、提踵30個、兩頭起20個。”為給女兵制定更科學系統的體能訓練計劃,連隊聘請了八一體工大隊教練郭新橋來隊指導,大家每天的訓練內容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一個優秀的集體,需要每個個體都優秀。雍亞萍是一名大學生士兵,剛入伍時拉單杠、搞攀登怎么都上不去,她常常以“秤砣”自嘲。經分析,雍亞萍主要是手臂和抓握力量不足,彭雙給雍亞萍開了“藥方”:用2塊磚頭、1米長繩和木棍做了個“千斤墜”,每天睡覺前用雙手擰數十個來回,利用床架做上拉20個……通過兩個月針對性訓練,雍亞萍進步迅速,徹底擺脫了“秤砣”稱號。 “列兵成績進步最明顯。”副指導員李承鈺拿著月初的考核成績單自豪地說,“2016年入伍的這批新兵是她親自帶的,新兵剛下連時3公里平均成績16分左右,現在最慢的都能跑進14分。”今年野外駐訓期間,旅里組織50公里超強度戰斗體能訓練,這群姑娘愣是一個也沒掉隊,讓男兵們刮目相看。 在充沛體能的支撐下,特戰連的姑娘們技戰術水平令人叫絕:擒拿格斗、跳傘泅渡、精準射擊,她們樣樣精通。近兩年,她們頻頻亮相上合聯演、全軍特種兵比武、重大演訓任務,已成為我軍特種部隊的一張閃亮名片。 |
相關閱讀:
- [ 08-25]武警特戰排爆手:用生命換生命的燃爆“逆行者”
- [ 08-11]記中國少年特戰兵訓練營: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 [ 07-28]福建武警特戰隊員高溫下苦練本領迎“八一”
- [ 07-25]礪刃之路:“特戰神兵”是怎樣煉成的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