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沿怒江而上,大山深處怒族人居住的老姆登村,即將迎來一件大事,外國貴客不遠千里到訪。 米蘭達他們,是烏拉圭執政黨的領導人。這趟中國之行,是專程來取經的。 2020年中國要實現全面小康,這個人均收入5年增長了3倍的村莊,正是中國最典型的樣本之一。 烏拉圭344萬人口,還有約25萬等待脫貧。 跨越半個地球,深入大山腹地,令米蘭達他們著迷的是中國的扶貧方式。 借助發展生態茶園、民宿旅游等特色產業實現精準扶貧的做法,讓米蘭達很感興趣、很受啟發。 烏拉圭廣泛陣線主席哈維爾·米蘭達:“和當地百姓交流時,你會發現他們對自身脫貧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參與感,我想這是最大的進步。” 村民們的房子,都是這幾年新蓋的,大家住上了水泥鋼筋屋,用上了電。 村民九者東告訴米蘭達,這個中國辦法,叫“整鄉推進”。 云南怒江托拖新村村民九者東:“以前茅草房,不舒服,現在風吹下雨都是舒舒服服,(新房)是政府幫助蓋的。” 用土豆和雞蛋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在熱情的中國人面前,語言不是障礙。 在這個小山村,米蘭達真切地感受到了百姓脫貧以后的幸福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消除貧困,是世界性難題。這些年,全世界每脫貧10個人,就有7個是中國人,這樣的減貧奇跡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背后創造的扶貧模式也是了不起的“中國創造”。 回到北京的米蘭達,分享著他們在怒江的見聞和思考。在場的近400人,主要是駐華高級外交官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類似這樣的中國經驗分享,每次都是聽者云集。 突尼斯駐華大使迪亞·哈立德:“習近平主席和中國政府提出的理念非常重要,這些理念和倡議將幫助中國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堅信中國會取得成功。” 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好的理念同樣也要與世界分享。 中國敞開懷抱擁抱世界的開放姿態,也正收獲來自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
相關閱讀:
- [09-14] 2016年美國中產階級收入創新高
- [09-19] 中國成為首個躋身全球創新25強的中高收入經濟體
- [09-13] 改革后收入減少幾百億 這家央企干了啥?
- [09-20] 上周中國40個城市“賣地”收入增逾兩成 杭州居首
- [09-22] 邵武水北鎮致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 增加村民收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