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25日電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以下簡稱反詐中心)25日公布了近期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情況及趨勢。滬警方介紹,今年7、8月份,全市共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00余起,同比顯著上升。市反詐中心撥打勸阻電話21000余個,成功勸阻潛在被害人1.6萬人次,凍結涉案賬戶112個,凍結資金折合人民幣1500余萬元;關停涉案手機號碼184個,封堵涉案有害網址鏈接117個。 雖然電信詐騙案發數量呈﹜下降態勢,但犯罪分子持續更新犯罪手法與話術,導致仍有大量受害人被犯罪分子“深度洗腦”。為此,上海警方推進落實事前預警攔截、事中發現勸阻、事后封堵偵查在內的多項工作機制,對受害人進行“深度喚醒”。 “當民警上門時,你已經身處詐騙的陷阱當中了。”上海市反詐中心民警當日表示,今年7、8月份,上海警方接報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冒充公檢法類案件雖僅占4.8%,但這類案件被害人多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涉案價值最高。 警方表示,針對冒充公檢法案件發案數量雖少但案值大,常規電話勸阻已經無法起到良好效果的情況,市公安局在反詐中心安裝110接處警指揮系統,凡是涉及到冒充公檢法詐騙的推送,由反詐中心直接發送110指令至被害人所在地派出所,確保每一個被害人都有民警上門見面勸阻,以保護民眾的財產安全。 如果在勸阻中遇到被害人仍舊不相信民警的情況,要求民警將其帶回至派出所內開展防范詐騙教育,并做好后續的跟蹤回訪。 2017年8月15日,反詐中心進一步完善見面勸阻機制,將可能受騙的被害人信息通過110指令方式下發至派出所,由民警上門進行進一步勸阻,至今已成功勸阻1094起。 上海刑偵總隊九支隊探長范華介紹,犯罪分子也在“總結騙術失敗的經驗”,行騙時采用的‘劇本’亦不斷升級,“部分被害人已經被犯罪分子深度洗腦”。 針對警方的見面勸阻措施,犯罪分子設計新騙局,在民警及時介入時“倒打一耙”,謊稱民警處置是違法犯罪行為。如在撥通詐騙電話伊始,即告訴被害人反詐中心民警馬上會打電話來勸阻,并要求被害人將反詐中心的電話拖入黑名單。犯罪分子還告訴被害人,派出所民警也會上門勸阻,但勸阻民警都是假警察等內容,迷惑性較強。 “一個月內,我們培訓的資料已經更新了5次。”針對詐騙分子不斷翻新的作案手法,反詐中心的民警每天研判犯罪分子新的作案形勢,研究犯罪分子新的話術。根據這些情況,民警不斷總結新的勸阻方案。 此外,治安總隊開展了反詐騙業務培訓,將犯罪分子新的詐騙手法、反詐騙的工作方法及出警的要求傳達到每一個民警,要求每一個民警掌握見面勸阻的談話要點及工作流程,將犯罪分子的作案套路告知被害人,并要求勸阻民警及時將勸阻的結果反饋至反詐中心,由反詐中心對勸阻民警進行后臺支撐和幫助。(完) |
相關閱讀:
- [ 09-25]女老板無力還款狂刷卡透支300余萬 涉嫌詐騙被捕
- [ 09-25]松溪縣公安局開展電信詐騙集中宣傳活動
- [ 09-25]恐怖老板把員工當“煙灰缸” 網友:和詐騙犯一樣可惡
- [ 09-23]海滄開展防范互聯網金融詐騙普法講座進企業活動
- [ 09-21]浙江警方破針對老年人系列詐騙案 118人落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