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議院選舉24日舉行,根據民調機構的初步計票結果,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獲得約33%的選票,排名居首。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得票率為20.8%,保持第二大黨的地位。按照5%門檻原則,進入聯邦議院的還有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以及親聯盟黨的自由民主黨、左翼黨和綠黨。當地媒體認為,選舉結果基本符合預期,但社民黨拒絕大聯盟的決定,令默克爾組閣難度加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德合作中心副主任楊解樸正在德國觀察選情。她認為這次選舉有4個特點:一是默克爾的聯盟黨贏了大選,卻輸掉選民,原因在于選民對默克爾12年執政有些審美疲勞,對執政聯盟部分政綱也存在不滿。 二是社民黨直接宣布做最大反對黨,不加入執政聯盟。楊解樸認為,一方面社民黨考慮未來長遠發展,另一方面這樣可阻止極右翼黨派德國選擇黨成為聯邦議院第一大反對黨。按慣例,第一大反對黨在聯邦議會享有一定權利,包括擔任聯邦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等。 三是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第一次進入聯邦議院。盡管這不出人意料,但依然折射出德國民意的一個走向,需要德國政黨和社會反思。 四是默克爾組閣的艱難。社民黨承認敗選后直接宣布不進入大聯盟,而此前默克爾強調不會同極化政黨聯合組閣,那么,基民盟和姐妹黨基社盟以及自由民主黨和綠黨聯合組閣的可能性較大。 楊解樸認為,難度在于基社盟與綠黨在很多政綱上“對撞”,這將加大默克爾斡旋難度,另外,現在自由民主黨和綠黨都強調不會輕易加入執政聯盟,而要堅持自我黨綱和立場,這意味著組閣的相互妥協將很困難。 在此背景下,未來可能出現少數派政府。楊解樸說,少數派政府的弊病是在聯邦議院中能拿到的權重小,如果推動政策不順利,未來就存在解散聯邦議院并重選的可能。 楊解樸說,作為歐洲地區今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大選,德國選舉可謂波瀾不驚,然而,在德國政治經濟基本面向好的情況下,默克爾的聯盟黨依然流失了選票,而極端政黨又顯現沖勢,這反映出德國政治和社會氣象的演變,再次連任的默克爾應能看到其間潛藏的挑戰。(夏文輝)(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7-26]美國民主黨通過史上“最雄心勃勃”黨綱 稱將廢除死刑
- [ 04-21]德選項黨高層稱反伊斯蘭路線將為黨綱重頭引爭議
- [ 07-24]石原慎太郎新黨敲定黨綱 明確行使自衛權條件
- [ 07-10]石原慎太郎新黨將“制定自主憲法”寫入黨綱
- [ 11-13]石原新黨宣布成立 黨綱將明確寫入制定自主憲法
- [ 02-20]日民主黨批準新黨綱草案 總結眾院選舉慘敗教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