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入戶門檻降低背后的“搶人大戰” □積分入戶制度多次調整辦理程序簡化 □多項人才政策出臺彰顯廣州引才決心 2017年廣州市積分制入戶將于10月10日啟動申請,6000個入戶指標面向來穗人員。記者梳理發現,自2011年探索積分入戶制政策以來,廣州積分入戶的條件逐年放寬,申請也更便利,更面向創新創業人才增加了積分指標。 積分入戶條件的調整,顯示出廣州搶奪人才的決心。廣州今年還重新明確公共集體戶申請條件,意味著在廣州不買房也可以落戶,同時放寬了來穗務工人員公共租賃住房申請條件,收入和資產不再是“硬指標”,有資格申請公租房人群范圍更廣。 無論是入戶條件更寬松、申請更便利,還是出臺各種人才政策,都顯示出廣州在引才、留才上的投入力度,體現出廣州發展IAB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心。 趨勢1 更加寬松 入戶門檻近年來適度降低 記者梳理發現,針對來穗人口逐年增多的趨勢,積分入戶制度近年來也不斷地進行調整,適當放寬。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廣州外來人口數目為362.92萬人,2015年為495.92萬人,2016年為534萬人,人口數目逐年增長。而相應地,廣州的積分入戶指標也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14年的指標為3000個,2015年的指標為4500個,2016年增長至6000個,而2017年與去年持平。 跟去年相比,今年積分入戶條件由6個縮減至5個,即不再將符合計生政策作為入戶前置條件。事實上,早在去年,為激勵來穗人員安居樂業,《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和細則就在2014年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 其中,將原來按繳納“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時間長短進行排名,修訂為按繳納“醫療保險”和持“居住證”時間長短進行排名。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表示,此項修訂是以更科學更合理的規則為在廣州長期作出貢獻的來穗務工人員入戶暢通渠道,激勵來穗人員真正在廣州“安居”“樂業”。 實際上,“居住證”與來穗人員享受的公共服務息息相關。根據廣州市政府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廣州將建立居住證積分管理制度,今后,廣州將根據居住證持有人的居住年限、就業、文化程度、社保、納稅、技術、社會服務等情況進行積分,階梯式享有勞動就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住房保障服務、社會救助及社會福利服務、公共文化服務等權利。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還新增了“職住區域”導向指標及分值,設置職住區域導向指標,明確:“(1)申請人居住地由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轉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區域的,每滿一年積2分,最高積10分;申請人就業地和居住地均由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轉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區域的,每滿1年積4分,最高不超過20分。(2)申請人或申請人夫婦共同在從化區、增城區擁有自有產權住房的,積10分。” 據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介紹,這一規定有助于通過加強落戶引導實施中心城區“抽疏”戰略,使城市人口分布更加合理。 趨勢2 更加便利 申請人辦理證明的時間大大節省 不僅入戶門檻放寬,申請也更便利。廣州從2011年開始探索積分入戶政策至今已有6年,期間辦理流程逐步優化。比如,去年在全市設置36個積分制入戶受理窗口,比前年增加6個,并簡化了12項申請材料的辦理流程。 其中,明確房產、就業登記、社保繳費、個人納稅等11類證明材料不再需要申請人提交紙質材料,改由直接網上填報信息、后臺統一審核;未違反計劃生育證明不再要求申請人回原戶籍地辦理證明,大大節省了申請人辦理證明的成本和時間。 而在今年,積分制入戶受理窗口則增加至37個,并新增短信提醒服務。申請人在注冊“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網上申請系統”時填報準確的手機號碼,將會在網上預審通過、公開審核結果等環節收到手機短信通知,避免出現以往錯過申請期和公示期的情況。 此外,今年的積分制入戶的申請時間為10月10日至11月8日,去年的申請時間是11月7日至30日。相較于去年,今年的申請時間多了6天,且發放入戶卡的時間也相應提前了1個多月,12月下旬即可發放入戶卡,方便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第二年入學報名。 趨勢3 人才優先 技術研發人員在穗工作有加分項 記者梳理發現,相比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廣州入戶門檻相對寬松,但比同樣實行積分入戶的深圳要嚴格。比如,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只有北京在實行入戶指標分配模式,入戶基本沒有放開,一般社會人員很難申請戶口。其他三個城市都沒按指標分配,而是實行總量控制。 為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廣州從去年起就調整了入戶指標。其中,新增“創新創業”計算分值指標項目,明確在廣州市“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就業并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申請人,工作每滿1年積2分,最高10分。 同時,“職業資格或職業工種指標”名稱修改為“急需工種或職業資格指標”,意味著符合工種目錄的從業人員可以獲得相應積分,為學歷、技能資格等尚未達到人才引進遷入條件的特殊艱苦行業人員入戶打開一個入戶通道,也為廣州經濟社會厚植“工匠精神”土壤,實現更加精準地吸納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技能人才。 積分入戶只是廣州吸引人才的其中一個措施。事實上,為解決廣州市人才引進、積分入戶、拆遷落戶等多種人群的落戶“兜底”問題,廣州市從2015年3月起啟動設立“公共集體戶”相關工作,明確廣州各區至少設一個公共集體戶,作為集體戶口的補充和完善。受惠于此,在廣州不買房也可以落戶。 今年,《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廣州市公安局關于完善公共集體戶管理的通知》發布,明確七類人員可申請廣州公共集體戶,承辦單位在受理過程中,不得附加條件或拒絕辦理,解決了此前對公共集體戶服務對象分類處理的指引不夠清晰、個別公共集體戶承辦機構自行附加限制條件等問題。 較低的生活成本也成為廣州吸引人才的一大競爭力。日前公布的《來穗務工人員申請承租市本級公共租賃住房實施細則》,放寬了來穗務工人員公共租賃住房申請條件,收入和資產不再是“硬指標”,有資格申請公租房人群范圍更廣。 趨勢4 搶人大戰 各區出臺政策吸引人才 日前召開的廣東省委常委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廣東將集中力量推進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發揮好廣州深圳龍頭帶動作用,沿廣深軸線形成高度發達的創新經濟帶,輻射帶動全省創新發展。 廣州作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龍頭之一,各區在引才方面也不遺余力。例如,上周,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落戶廣州花都。該區出臺“1 4”配套政策,其中就把吸引人才擺上了關鍵位置。高端人才落戶花都最高可獲300萬元“安家費”以及每年300萬元獎勵。 天河今年也發布升級版的“1 1 8”產業扶持和科技創新系列政策,加大對重點企業高管的獎勵力度,新增金融高級人才、產業高端人才、海外人才等項目,法人金融機構管理團隊單項最高可獲300萬元扶持。值得注意的是,有特別重大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的企業落戶最高可獲得1億元的支持,是原有政策的50倍。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今年5月也發布了人才“美玉10條”政策,力度之大可謂全國之最,如特別重大人才項目最高可獲10億元資助。 而在去年底,面向商貿服務、金融保險、通用設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番禺區出臺“1 4”人才政策,每年投入億元集聚創新人才。今年以來,思科(廣州)智慧城、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一批龍頭項目在番禺動工。 目前,海珠對文創、會展、科技服務、現代商貿四大產業靶向招人,發布扶持人才創新創業實施意見。騰訊、科大訊飛、杰賽等知名企業專業孵化器和主題化、特色化產業園區正加速落子。 |
相關閱讀:
- [ 09-23]松溪:入戶走訪監督扶貧款發放
- [ 09-21]龍巖紅土義警騎行進社區 入戶宣傳助力創城
- [ 09-19]建甌市紀委工作人員到通濟街道東溪村進行入戶訪查
- [ 08-24]光澤縣關工委入戶調查“福光助學金”受助學生
- [ 08-23]松溪平安志愿者入戶宣傳,促平安松溪建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