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27日電 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布《2017-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該份報告對全球137個經濟體進行指數排名。結果顯示,瑞士連續九年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美國、新加坡緊隨其后,與此同時,中國排位比去年上升一位,全球排名第27位。 據介紹,此份年度報告是衡量全球各經濟體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經濟繁榮程度的重要參考指標。報告從基礎條件、效能提升和創新成熟度三個層面的12項指標對各經濟體競爭力進行衡量。 世界經濟論壇官網介紹稱,中國表現最為突出的指標有:“市場規模”、“宏觀經濟環境”和“創新”,進步較大的指標包括:“技術就緒程度” 、“商品市場效率”和“高等教育和培訓”。 世界經濟論壇大中國區首席代表艾德維認為:“中國在技術開發運用和人才培養方面的熱情與行動力是有目共睹的。同時,商品市場效率方面的進步也反映出政府在推行職能改革,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企業家精神方面取得了成效。根據目前的競爭力指數表現,若想提振勞動生產率,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更進一步,中國還需持續提高其技術就緒程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并堅持推進創新發展。” 報告在10年的數據基礎上提出了三點關注。一是破壞金融系統的風險猶存。報告顯示,全球金融機構“穩健程度”指標還未從07年的沖擊中完全恢復,部分經濟體的金融系統甚至進一步惡化。鑒于金融系統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發揮著重要的創投促進作用,這一狀態需要得到各國領導者的高度重視。 二是人力資本對經濟競爭力的增強作用。報告認為,在機器自動化逐漸取代人工的進程中,保持勞動力市場靈活性和保護勞動者權益將有利于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和穩定性。 三是創新成果轉化推動力欠缺。報告指出,創新投資雖然不少,但沒能像人們期待那樣帶來生產力的大幅提升,原因在于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兩者間尚存在失衡現象。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表示,創新能力在越來越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國的全球競爭力,其中人才發揮著最為關鍵的作用。他表示,未來的全球競爭力贏家,不僅需要具備健康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體系,還要為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做好充足的準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