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9月29日電 (記者 鐘旖)嘉陵江畔,禮樂陣陣。29日,古韻十足的中秋祭月祈福活動在重慶千年古鎮磁器口舉行。當身著漢服的少男少女款款出場,共同祈福祝禱,引來現場觀眾紛紛“點贊”。不少市民感慨,“中秋”的儀式感正在逐漸回歸。 當天,磁器口人聲鼎沸。活動伊始,來自四川外國語大學青衿漢服社的十余位身著漢服的少女按傳統禮儀舉行拜月儀式。在悠揚清雅的古琴聲中,傳統的三獻祭祀儀式輔以古典詩詞吟誦,為即將到來的傳統中秋佳節帶來一抹詩意。 祭月祈福活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秋傳統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祭月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從古至今的情懷寄托。”身著漢服的蘇曉梅今年20歲,是中國古典文化愛好者。她認為,中秋祭月是推廣漢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用“禮儀”傳達中國傳統文化,可展現作為青年學子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決心。 “這是我第一次看中秋祭月儀式,之前沒有聽說過此類習俗。”“95后”陳媛媛說,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傳統佳節氣氛已不再濃厚,“中秋打算吃個月餅就算過節了”,祭月習俗的儀式感給了自己很大震撼。19歲的侯昌宏告訴記者,“會將祭月祈福活動的照片與視頻分享給親朋好友,讓更多的人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間的磁器口古鎮本就古風習習,祭拜禮俗為古鎮平添歷史厚重感。“從2012年起,磁器口每年都會舉行中秋祭月活動。作為千年古鎮,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提供平臺,是應盡的職責。”重慶磁器口古鎮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幾年,現代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需求”日漸增強。春節、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磁器口古鎮舉辦的相關習俗活動均座無虛席。為容納更多觀眾,今年的祭月活動更是首次從室內遷至室外。 |
相關閱讀:
- [ 09-29]中秋回家就是最好的旅行
- [ 09-29]閩清縣開展“迎國慶、中秋”慰問計生困難戶活動
- [ 09-29]廈門市湖里區直工委嚴明國慶中秋期間的紀律要求
- [ 09-29]美東深圳總商會、美東深圳聯誼會攜手中美交流協會舉辦中秋敬老聯歡晚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